《光明王》读后感2000字
有一天,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庄子正在山上捉蝴蝶时,一架客机从他头顶低空飞过,此时庄子惊呼:“我的天啊!那不是大鹏鸟吗?”
又有一天,庄子在海边泡脚。他放眼望去,看到远处一架水上飞机从海面上起飞,呼啸着冲到了高空,此时他大叫道:“哇塞!那不是鲲吗?鲲化为鹏了!”
所以庄子回家后就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你可能感觉庄子是在吹牛皮,但说不定人家只是因为见到了飞机。
这是我在高中课堂上想到的一个小故事。
这里面其实隐藏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假如一两千年前的古人见到现代人的高科技,那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我们现在几乎可以断定,以他们的见识和知识储备,只会把这种他们难以理解的高科技给描述成他们容易理解的东西。
这种容易理解的东西,叫做——神。
所以现在有一些学者认为:
古人说他们看见了龙,那其实不是龙,很可能是外星人的火箭。
古人说看见神仙驾着马车在天上呼啸而过,那可能是某种外来文明的飞行器。
换一种思路,我们假设现在有一个更高的文明来到地球,他们的技术领先我们几千年,达到我们难以理解的地步,那我们会不会认为这些人也是“神”呢?
或者我们这样想:假如等到很久很久以后,人类的科技高度发达之后,人类能不能成为“神”呢?
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存在的。
如果科技让一个人在长生不死的同时,拥有掌控自然的能力,那不就是“神”吗?
比如说,老张活了五百年,而且他身上装了某种高科技设备,既可以像钢铁侠那样飞来飞去,又不用穿一身负责的铠甲和设备,那他是不是“神”?
老李活了六百岁,他的家不住在上海,也不住在北京,而是住在三千米的高空悬浮城市当中,在他的头顶五百米的地方,还有第二十一层天,当他无聊的时候,既可以去二十一层天玩一玩,也可以到大地上散散步,那他算不算得上的“神”?
在1968年,美国科幻奇幻大师罗杰·泽拉兹尼写了这本《光明王》。
《光明王》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
天上住了一群印度教神灵,有主神梵天、有死神阎魔、有毁灭之神湿婆,等等,当然还有中国人都很熟的如来佛祖,或者我们可以称他为佛陀、悉达多、光明王、弥勒佛……
这些神灵只要身体出现问题,就可以重新找一副身体,把自己的思想用仪器注入进去,以此实现“永生”。
他们通过庙宇连接陆地世界,在天上享受人间的供奉。人们如果想向上天祈福,只需要在庙中通过类似于电话的高科技装置,就能达到这一目的。
他们真的是“神”吗?
不。他们实际上是掌握了高度文明的科技手段。
为了保护自己的神灵地位,他们在享受长生不死和无尽力量的同时,也在使劲压制凡人。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电话、抽水马桶、飞机、汽车、马克思主义、牛顿和爱因斯坦,但是,作为神灵“愚民政策”的一部分,现在凡人们却不能接触高科技,甚至不能产生有关科技的思想。
技术的主动权掌握在天庭。凡人没有高科技就没有反抗,没有高科技,就无法反抗。
大家可以闭上眼睛仔细思考这样的世界:
技术被极少数人垄断,以至于他们成为了“神”;而另外的大多数人,作为压迫者被禁止使用和研发一切高科技产品。原有的手机、网络、电脑、飞机、大数据等等全部被销毁。
你可能会说,被销毁了,那我们再自己偷偷造呗!
错。
几十年之中,就算被压制,但可能还有一批人懂这些技术。
但如果被压制几百年、上千年,这些技术很可能又会在凡人世界中消失。
细思极恐。
你可能体会不到,所以举个简单的例子:
中国古代盖房子一个钉子都不用,但是房子却盖得很牢固,我们现在把这种技术成为榫卯技术。
然而,距离清朝灭亡才短短一百多年,绝大多数这种技术以及失传了,以至于很多榫卯技术我们现代人都无法理解。
从有记载的鲁班时代开始,许多这样的“高科技”技术被创造出来,又被人遗忘。
时间一久,当我们现代人再去看一些古建筑的时候——一脸懵逼。
所以,《光明王》看起来像是神话故事,但其实又是科幻故事。
它所描绘的未来世界,未必在未来世界不会发生。
但《光明王》这本书的结局是好的。
光明王——或者说叫如来佛祖、佛陀,等等,他以传播佛教的名义,在凡人中发展教众,然后抵抗天庭。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胜天庭,打破技术垄断,让凡人也能触碰到科技,让他们不再愚昧下去,重新拾起被遗忘的知识。
光明王一次次失败,但是又一次次重新站了起来,最后战胜了天庭。
最终,他又功成身退,隐居了起来。
但这里就存在一个悖论:作为战胜天庭的光明王,他的威望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威望过大,就会引发个人崇拜。
所以,如果光明王不隐居呢?
那他很可能是下一位独裁者,世界又将循环起来走入死胡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光明王》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