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读后感800字
尽管看了郁达夫的一些文章,但是他的私生活真的让我无法苟同,在出轨之外还伴随着强烈的大男子主义,虽然他的思想很深刻,但终究逃脱不开时代的束缚,大抵那时的文人学者都和郁达夫有一样的毛病吧。
郁达夫写景的语句总是能渗透人心,既有西方油画的美感,也有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情怀,学过画画的人,在他们的眼里,风景都会变得与众不同,最喜欢的也只有他的风景了
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终古常新的皎日,依旧在她的轨道上,一程一程的在那里行走。从南方吹来的微风,同醒酒的琼浆一般,带着一种香气,一阵阵的拂上面来。
稻上的露滴,还同明珠似的挂在那里。前面有一丛树林,树林阴里,疏疏落落的看得见几椽农舍。有两三条烟囱筒子,突出在农舍的上面,隐隐约约的浮在清晨的空气里。一缕两缕的青烟,同炉香似的在那里浮动,他知道农家已在那里炊早饭了。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的《沉沦》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热潮,因为他是“真”的,他将那些虚伪者不愿透露的隐晦全部揭露,他是勇猛的。
郁达夫认为人生中有两件事最为重要,一是性欲,一是死亡,所以他的作品里总是带着性和悲哀的死亡,但是呢,他作品里的主人公又总是被净化的,总是被一个率性纯真的女子所净化,那种欲望从有到无,从剧烈到消弭,是颓废后的守礼,是文人的自矜。
郁达夫作品的主人公同时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化身,作为创造社的一员,他的自叙性抒情小说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他的主人公总是渗透着他的情感,他的思想,他的意志。
最后,我还是有一点疑惑,自古以来凡事有些文笔的人总是爱沾花惹草,风流成性,难道爱情的分分合合就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沉索性沉到底吧!不入地狱,哪见佛性,人生原是一个复杂的迷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