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22律》读后感1000字
核心信息是:品牌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所拥有的独特概念或认知。一个可以用来代替一个普通用词的专有名词。劳力士就等于奢侈手表,沃尔沃就等于安全轿车。
因此作者提到了公司在建设某个品牌时,要着眼长远而非短期为了提升销量或者打压竞争对手盲目扩张,稀释品牌在用户心智中的认知。想要主导一个品类,就必须收缩品牌的焦点。
在品牌打造策略上,前期要利用公关的力量。品牌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有独特认知,首个、首家、唯一等独特地位自然能吸引媒体的关注。区别于广告的硬植入,媒体报道潜移默化影响受众。
公关是坚船利炮,广告则是防止新的竞争对手进攻的屏障。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还有些有趣的观点,作者认为打造品牌最有效、最具生产力也最有用的途径与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毫无关系。
打造品牌的最有效、最具生产力的、最有用的途径是创造一个新品类。换句话说,将目标先缩小到零,然后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全新品类中的第一个品牌,并且最终成为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新市场中的领先品牌。
而在公司内部,人们通常将品牌化理解为抢占已有市场较大份额的过程,就如新上任的执行总裁说“我们必须发展业务”。
如果没有能够在一个细分品类占到第一的位置,是否要做就要慎重考虑了。
而对于新出现的品牌,顾客们真正关心的是商品新的服务领域。他们关心的并不是达美乐比萨,而是他们的比萨饼是否能在30分钟内送到。
市场领导品牌要容忍竞争者,更要欢迎它们,这样才能互生共存。反观我们常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抹黑竞争对手,要至另一方于死地的黑公关行为本质上也是堵上自己的路。
还有我以前不曾注意到的外形定律、颜色定律、国界定律都很有意思,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品牌的多种维度。
所谓的定位过时了吗?很多人为了显示自己有多么地符合潮流说定位已死之类的话。定律未见得适用于所用环境,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既不可迷信权威也不可一棒子打死。看书的过程中想到了我们身边的\\网红品牌\\,它们看起来似乎不太符合这些定律,靠网红带货或者口碑效应就轻松赢得大批粉丝。他们甚至没有公关部、广告部,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
看喜茶的案例,创始人很年轻,他讲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喜茶就是第一个芝士茶饮的原创者,我们是第一个。所以喜茶火了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模仿者,他并不担心。因为喜茶就是喜茶,就是用户心智中芝士茶饮的代表。瞧,本质上贴合了这本书的核心定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品牌22律》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