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老二非死不可:关于投资、商业、互联网的碎片化思考》读后感_1800字

《老二非死不可:关于投资、商业、互联网的碎片化思考》读后感1800字

作者方三文,心里很容易读成方文山,雪球创始人,前网易副总编,文笔自不必说。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对投资,商业,互联网的思考,由于此书写于2014年,加上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书中的有些观点不免过时,但一切出自作者的独立思考,读者取长补短即可。

一、关于投资

作者很精准的描述了股市中投资者的心路历程。

一般来说,初入股市时,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啥是好股,啥是坏股,这里听人说一嘴,那里听人说一嘴,操作上战战兢兢,最后可能还是买了自己最熟悉的一两只股,比如过去长期关注的,自己经常使用它的产品的,和自己工作相关的。这时候往往是挣钱的。并不是瞎猫碰上死老鼠,而是因为最质朴的判断往往是对的,而对市场的敬畏则降低了犯错误的可能性。这就是模糊的正确。

当初,我就是在「模糊的正确」阶段选了自己熟悉的银行股(工资卡所属银行),不到一个月,收益喜人,算了算收益比例,如果投资10万,都可以不用朝三晚五的上班了,瞬间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立马就能实现财务自由,通过投资收益来周游世界。很快,我就进入作者说的下面这个阶段。

等挣了点钱了,觉得自己懂了,就会开始看K线图,会在行情系统里查财务资料,会用搜索引擎去找所投资公司的新闻,这时候投资者会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准专业股民了。这个阶段就会发生一个问题,只要自己关注过的股票,都觉得是好股。这可以理解啊,因为行情系统里都是公司的业务回顾和业务展望,说起来都是宏图大略。新闻里都是CEO在发布新战略、新产品,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公司。这时候,真是满眼好股啊。

在「满眼好股」阶段,我在百度上搜到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崇尚打乒乓球,我甚至对此上市公司都充满好感,真是一家有积极拼搏精神的公司;对拥有中国唯一外国电影引进权的中国电影,盲目相信这个资质是它深深的护城河,却对于这是一家体制内的公司而视而不见;多次尝试购买创业板公司(投不投资创业板公司没有对错,但我进股市时就立下不买创业板公司的原则,轻易打破原则是错的)。

灾难往往就在这时候发生,最后的结果,衣冠楚楚的CEO被发现是贪污犯,新战略雷声大雨点小,新产品从来没见上市。原来,完美的公司是高管蓝图、媒体报道和自己的良好愿望造出来的幻象。

股市并不会随自己心愿,看中哪只股票,哪只股票就疯涨,常态是上下波动,有时还一泻千里。在股市中,心态很重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很重要,等待同样很要重要。(目前我就在空仓等待中>_<)

二、关于商业

当年,盛大提出一个宏大的战略,建立泛娱乐帝国,包括游戏开发(盛大游戏)、游戏运营(盛大在线)、原创文学(盛大文学)、视频分享(华友世纪)、影视制作(盛大影视)、游戏主题旅游(盛大旅游)、版权分销(盛世骄阳)、无线分销(从华友世纪拆出来并入盛大母公司)等,现在却鲜闻盛大的新闻,倒是去年盛大文学上市,还是在腾讯的阅文集团中。作者认为盛大的战略有两个问题:

一是盛大的战略尽管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但并没有一个核心的产品(如QQ)或者核心应用(如搜索)能实质性地打通产业,这样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的难度就大。盛大能找到这样的打通工具吗?还是只能靠娱乐主题或者文化这样虚的概念去打通?

二是盛大的战略更多来自规划者自上而下的意图,并且,是通过并购这种资本手段来完成的,有股子计划经济的色彩。相对来说,自下而上的用户需求驱动,生命力会更加顽强,盛大能否找到这样的驱动力呢?

三、关于互联网

作者认为互联网公司的产品,越多人用产品就会越好,这样,强者恒强,形成老二非死不可的格局,在熟人社交,微信确实做到了一家独大,但其他领域,比如最近美团进军的打车行业,你能认为滴滴此时就可以高枕无忧吗?我看不行。

至于作者表扬了坚决不碰游戏的Jack马,后来的事就不说了,大家都知道,阿里推出了阿里游戏,通过降低与游戏开发者的分成,试图分游戏市场一笔羹。商场只有永远的利益,不要谈什么道义。当然,只要是正当追求利益,这样的商业行为就应该值得鼓励。

最近,看到很多公众号的作者将自己发表过的文章,重新编辑,集结成书,出书不再是名家名师的专利,随着微信读书这样的电子书平台越来越普及,这样的书籍应该会越来越多吧,对于我,还是更喜欢看传统的有体系的书籍,而不是闲散的一篇一篇的文章。

附:最近刚看了《爆款文案》,所以,取了这么一个特长的标题,俗是俗了点,不过应该能提升书友点击的欲望吧?>_<。

17/2018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老二非死不可:关于投资、商业、互联网的碎片化思考》读后感_1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