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1400字
正面:
稻盛和夫,与其说他是一个企业家,我更愿意称他为哲学家。这是一个心中有大义的人,他的公司有服务员工、服务社会的愿景,他自己有教育年轻人、指导创业家的希冀。
在这几篇讲演稿中,稻盛和夫延续了他的风格、宣扬了他的理念,在对于领导人资质或是品格、职责等方面的讲述中,让人认识到目标、愿景等的重要之处。重点记录如下:
第一章 领导者的资质
具备使命感
明确地描述并实现目标
必须不断地挑战新事物
必须获取集团所有人的信任和尊敬
抱有关爱之心
第二章 领导者的人格
企业治理的危机和领导力
天天学习钻研,提升维持人格
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朴实的教诲
听了为人之道且愿意实行的人
利他的人生和利己的人生
第三章 领导者的十项职责
明确事业的目的意义,并向部下指明
设立具体的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
心怀强烈的愿望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具备坚强的意志
拥有高尚的人格
无论遭遇什么困难,都绝不放弃
怀着“爱情”与部下交往
调动部下的积极性
富于创造性
第四章 企业统治的要诀
作为经营者,要让员工爱戴你,甚至迷恋你
领导者要向全体员工阐述工作的意义
领导者要向全体员工揭示企业的愿景目标
明确公司的使命,并与全体员工共有
领导者要向员工讲述哲学,通过学习提高心性、共有哲学
反面:
喜欢这本书的小伙伴们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不看了哈。
不知道是心态问题还是咋回事,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仿佛一个传销组织……
不停在跟员工说理想大业,小公司的机械化工作员工们其实最想要的不是什么成为某某第一、造福人类,这种话小孩都知道不可能,更何况是成年人,哪怕是没有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他们需要的不是你每天跟他们说自己的理想抱负远景目标,而是真实的加薪啊。倒不是说这些不重要,只是要对正确的人说,对核心主力说远景目标,对外层人员说干好就给升职加薪,再好不过。
以及,最后的实践感悟真的不要太像传销好吗,先讲自己小时候多么不容易以及贫苦,创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险阻,最后因为盛和塾而事业做大做强,然后塾长出来发表回应和鼓励,nice,非常喜欢传销的即视感。也许只是在传播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吧,只是看起来有点传销的feel。
引起极度不适的是实践感想部分,最让人难受的,是的,没错,就是那个和梁先生一起非要开面馆,把年轻人搞到面馆里当学徒的严先生,选择孝顺且穷苦的孩子非拉到面馆去,理由是“对我们来说,孝顺和穷困是最重要的入选条件;因为孝顺的孩子,对父母好,相信也会对同仁和客人好;而贫苦的孩子,更容易体会感恩,愿意一起把爱传下去。”我???这是什么逻辑,孝顺的人也许是只对家人好的自私鬼呢?穷苦跟更会感恩有联系??跟更会感恩有联系的是适当的教育OK?店里每天都开自我批评会就更6了,自己承认的缺点容易改为就不会每年都在民主生活会上说自己喜欢熬夜、喜欢睡懒觉了呢。天天讲更会流于形式,让人厌烦。还有一位大哥说自己不辞退员工、为退下来的员工设立新的岗位,真的nice啊,比公务员还铁饭碗,不知道这位老总见没见过公务员大厅里迟到早退还不干活的抠脚大叔?我们国家的思想教育已经很强了,依然这样,所以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高的素质和情怀的,这种制度不会让员工觉得你把Ta当家人,只会觉得此生OK可以随便作。
打扰了各位大佬,我没管理过公司,以上仅个人从“如果我是员工”的角度来看待的想法和情绪。或者日文翻译过来后还是有所偏差,或是文化氛围不大一样,但是稻盛和夫的总体思想理解了,这些细枝末节倒是放过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领导者的资质》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