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读后感_1000字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读后感1000字

本书是作者研究资本市场的博士后论文,具有极强的理论性,高度抽象和概括,距实际操作很远,不喜欢纯理论研究的读者可以飘过。

作者的研究时选取的数据区间是1996年12月16日到2005年4月29日,也就是实行T+1交收制度且实行涨跌限制制度的时间区间。日收益率共有2017个观测值,周收益率共有416个观测值,月收益率共有101个观测值。样本量很小,距离现在时间也较为久远,所以,我个人认为对当前不具备实际指导意义,只可以参考。其中几个对目前仍具参考意义的结论:

1.全部样本的累计异常收益在事件窗内都持续走高,而年报披露为坏消息的公司收益增加幅度最大,无消息的公司次之,好消息的公司最小。

2.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价格指数收益率一般不服从正态分布,而是呈现尖峰、厚尾的特征。

从日收益率到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收益率序列越来越接近于正态分布。

当市场出现新消息时,投资者往往最初会忽略信息价值。当新信息不断累积并到达超越临界值以后,投资者才会对以前所忽略的所有信息做出反应。这种非线性或滞后的反应方式会导致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从而形成价格集中变化,导致收益率中的尖峰厚尾现象。

3.随着中国股票市场有关监管法规的实施和投资者的逐渐成熟,资产定价更加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时间推移,上海股票市场已经具备了有效市场假说中的弱式效率。

但通过本书的阅读,让我对经济研究人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感到十分惊讶。研究人员在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资本市场时,他们太过缺乏真正自然工作者的严谨。为了统计结果能够满足某些规律,他们肆意地删除一些“不符合规律”的特殊点,要知道,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要重点研究的,恰恰是这些“不符合常规”的特殊的点,很遗憾,他们给认为地忽律了。

另外,他们建立了太多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模型,在自然科学里,这被称之为假说,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这就被称为理论了。他们的草率乃至荒谬,几乎达到了令人瞠目的程度。

再有,他们建立了一个假设后,用实际数据对其验证,但当实际数据与其假设明显相悖的时候,却通过各种解释极力“证明”其假设说是有效的,所用方法已经到了令人不齿的程度。

当初读《黑天鹅》,我还对作者对待经济学家的态度感到有些过分,现在看来,换做我都要同样对待了。看来,一个纯理论工作者关于投资的论述,有必要以批判的态度对待。

另外,本书缺失全部图表,部分关键字印刷错误,很容易造成误解和混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研究》读后感_10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