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读后感3500字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读起来很快乐,教育原本也可以很快乐,但如果父母想给予孩子快乐的教育,就要更努力些、多些钻研、多点聪明、多点耐心、多点自制。概述书中几点启示,希望今后能很好的执行,与孩子一同成长。
1、肌肤接触的神奇力量
父母平时要亲吻、拥抱、抚摸自己的孩子,肌肤的亲密接触将有益于孩子身体的成长和智力的发育。可以说,肌肤亲密接触的精神安慰也是对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
2、和孩子一起大声歌唱
和孩子一起唱歌的好处真的很多,它可以缓解孩子学习的枯燥和烦恼,还可以让孩子感觉到音乐和生活的美丽,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了憧憬和信心。
3、 用卡片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说出你最自豪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伤心的一件事。
●说出你最想得到的一件东西。
●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跑步十分钟。
●说出你讨厌的一个人。
●给你喜欢的人一个拥抱。
4、种植植物开始体验式学习
让孩子去亲身学习一种事物,是孩子一生的财富,没有任何的书籍能够代替亲身体验,也只有去亲身体验过了,才会引发他更多的思考。
5、让孩子练习画地图
通过画这些地图,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孩子平时的写作是一种表达,而画地图同样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只是我把它融入到了地图当中,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兴趣和直观感。同时,还会提高孩子的空间能力和方向感。何乐而不为呢?
从孩子画地图的过程中,还能看到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在地图中,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细节都画得很详细,说明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很好;如果孩子在地图上,把方向标得很明显,说明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很棒。
6、最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自学
最成功的教育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孩子学习知识的能力。
科学研究证明,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的知识要比从别人嘴里得到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得多
7、父母要对孩子有同情心
拥有同情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孩子受到伤害或者伤心难过的时候,同情是一副止痛良药,它能抚平孩子内心的伤口,让孩子的内心感受到温暖和鼓舞
8、寻找孩子的优势和潜力
语言天赋、音乐天赋、 数学、逻辑学天赋、空间天赋、 对身体动作天赋、 对自我认识天赋、 对认识他人天赋
9、利用绘画完善早期教育
绘画,不仅适用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也是一个让孩子自我教育的快乐过程,因为绘画是孩子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
在最初绘画时,孩子最感兴趣的是各种色彩,而所画出来的事物的轮廓只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色彩而已。在这个阶段,如果让孩子给一些图案涂色,孩子会感到特别高兴。不仅孩子喜欢各种鲜艳的色彩,成人也一样,这种先色彩后形式的事实已经得到证实。
我们在乎的是孩子在画画时发挥了手指、眼睛和思维的作用,而不是孩子是不是真的创作出了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画。
10、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兴趣的培养越早越好
对孩子来说,每天在哪个时间段阅读并不重要,只要孩子愿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花上15分钟时间读书,就一定能看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
为了帮小斯宾塞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提议,我们双方每天都为对方读上一段书。这让小斯宾塞感到非常高兴。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快乐,这十分公平。
11、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语言
世界上比语言更生动的是真实的情感和思想,比言辞更有魅力的是真实的事物本身。富含真理的语言,比任何雄辩都更有说服力。如果真的存在写作法则,我想,以上就是法则。
如果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就要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周围的人和事物。如果想增加自己话语的吸引力,就要多听听内心的声音。
随时随地练习写作
(1)记录。 (2)墙记。 (3)信。 (4)日记。 (5)故事本 (6)续写
12、母性与生俱来的暗示能力
能把积极的暗示源源不断地给予孩子,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威严。
13、让孩子学习写自然笔记
做自然笔记,不用非要用文字写出来,你也可以画出来。想想自然是什么样子,然后画出来就行了。”
除此之外,笔记中还有实物,一片叶子、一片花瓣、一粒种子……
14、制订自然教育计划表
●给孩子准备一个结实的笔记本,并和孩子一起观察大自然的现象。
●每周空出一个晚上,给孩子讲一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每个月带孩子旅行,可以去山上、河边、花园,也可以在田野嬉戏。
●搜集大自然中的东西,可以是石头、花瓣、树叶、种子等。
●每年春天,让孩子亲手种下一株写有自己名字的植物。
●整理计划,制作成表格,或者图片。
15、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按期和孩子一起接触大自然。
赏月、仰望星空、拥抱森林、畅游江河。
●每月固定一天,作为自然日。
不管孩子的成绩是否优秀,是得到了表扬还是批评,全部都放下,和孩子一起在自然的怀抱中做一次彻底的放松。
同时,父母要对孩子说:
我的大脑放松了,
我的脸颊放松了,
我的颈项放松了,
我的双手放松了,
我的双脚放松了,
我的呼吸轻松了,
我的思维飞扬了,
然后再继续说:
我看见……
我听到……
我感受到……
●每月与孩子讨论一个自然奥秘。
自然是一种平衡状态,这是宇宙中最伟大的规律。
16、利用自然惩罚让孩子承担后果
自然惩罚是在等值、等同的基础上,对错误行为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让孩子在结果中获得相应的教训和经验。而人为惩罚是当孩子犯错后,父母或老师额外施加的惩罚。
如果想利用自然惩罚让孩子改错,就要让他自己收拾,同时告诫他,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不会给他新玩具,也不会带他去散步。这是自然的后果,没夸大也没有缩小,而孩子也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17、对孩子做出要求并记录善行
(1)我希望你能拥有同情心,能同情和安慰痛苦的人。
(2)我希望你能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3)我希望你能学会自我约束。
(4)我希望你能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回报别人。
(5)我希望你能勤劳刻苦,并且勇敢面对一切难题。
(6)我希望你能快乐地对待学习和玩耍。
(7)我希望你能养成做事坚持到底的习惯。
18、把“话语权”还给孩子
如果在孩子想要进行辩解时,虽然时机不恰当,但父母或老师仍然愿意给他机会,只是把辩解的时间推迟。父母或老师可能会说:“我现在很忙,待会再听你说行吗?”或者“我们现在要上课,你可以在课后对我说明真相”。
如果父母或老师愿意这么做,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他不仅不会感到委屈,反而会感觉很自信。甚至,他会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
19、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孩子的选择是被父母尊重的表现,是孩子自信的开始,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好机会。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让孩子自己去做决定,也许那件东西父母并不怎么喜欢,可是也不要随便地否定孩子的眼光,还孩子一个自主的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
20、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
如果一本书没有看完,他就不能去看下一本书,除非他决定不再看第一本书;在画画时,只有画完了一幅画,才能去画第二幅;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不能考虑其他事。
在同一段时间里,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或一个兴趣爱好,
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精神,那么一开始就要让他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把父母或老师感兴趣的事情强加给孩子。这样做,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会更容易。
21、从小养成孩子的劳动意识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让孩子做一些劳动以换取他想要的东西,比直接给孩子这种东西更好。
用劳动换取物质,不仅让孩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还让他学会了真正的生活。
22、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感觉到
要想让孩子拥有健康的情感,那么让孩子看到、听到、感觉到、触摸到别人对他的爱和信任,就是非常重要的课程。
父母主动表达出对孩子的爱,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温暖。父母的爱能让孩子变得更勇敢、聪明、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品。父母不主动表达,孩子就体会不到,也无法受益。
孩子失败时,告诉他:没关系,可以重新开始。
孩子被不公正对待时,告诉他:你没有错。
孩子悲观时,告诉他:成功离你不远了。
孩子怨恨时,告诉他:大家都会犯错,你要宽容别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精典教育)》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