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数学故事与趣味》读后感_800字

《数学故事与趣味》读后感800字

作为一个教师,我很想聊下数学这回事。
以“作为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开篇,就大龄而言,数字确实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提醒我离起点走了多少步,也在宣告我可能浪费掉的人生。就文艺而言,数理的直来直去、理直气壮,一秒顿毁朦胧的美感、飘渺的浪漫主义。这样看来,我不喜欢数学是合理的。
然而,需要确定的是,我不喜欢的是真正的数学吗?
在百度百科的释义中,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对于我们而言仍然是很抽象的词汇,崇尚抽象概括倒可以说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了,这种抽象让人对数学敬而远之,束之高阁。
Wikipedia的释义显然接地气一点。Mathematicians seek out patterns and use them to formulate new conjectures. Mathematicians resolve the truth or falsity of conjectures by mathematical proof. When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are good models of real phenomena, then mathematical reasoning can provide insight or predictions about nature. 数学是让我们发散想象,提出假设,判断真伪,洞察和预判。换言之,数学让我们对现实更有掌控感。
如果数学是这样,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青年,它的确散发着迷人魅力。
它是一种宣言,即权威可以被挑战。假如权威告诉我颠扑不破的“真理”,我可以选择信,也可以选择不信,但就是在这选择徘徊之间,主动权产生了。
它是一种武器,即思想可以被捍卫。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在做二进制判断, “真”或者“伪”,“是”或者“否”,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想,单靠信仰是不够的。信和仰都依赖于他人或他物,信仰容易产生激情,激情让人狂热,狂热必然带来偏激,而偏激就远离了真实。数学用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与”“或”“非”,让我们在复杂关系间,不是用摇摆暧昧的思想指导摇摆暧昧的行为,理性产生了。
它是一种超越,即我们可以自由。人文领域,用艺术或技术的标准来评定是合理的,但其主观体验的特征意味着,人人都能提出自己的体验感,我们又最擅长使用“道德”武器,这样一来,人文领域的得失就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边界,一旦边界触及大众神经,必然被诛心。这样一来,更安全的做法就是面向过去,模仿先例,只好“戴着镣铐跳舞”。
当然,最棒的是,如果我精通数学,就消解了被数学碾压的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数学故事与趣味》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