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读后感_1400字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读后感1400字

唐玄宗时期 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各地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它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朝廷屡图削弱藩镇,但是收效甚微。各地藩王的势力日增,最终藩帅称帝,盛极一时的大唐走向了灭亡。
公元907年,四月初四,梁王朱全忠始登宝殿,称孤道寡,接受百官朝贺。四月十六日改名为朱晃。十八日,朱全忠身着御袍,正式即皇帝位。十九日,祭告天地。二十二日,宣布大赦,改元,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
大唐以后,五代嬗递。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称为五代。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开始,五个朝代依次更替。朱温篡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后唐庄宗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后唐被后晋石敬瑭所灭。后来契丹军队南下,消灭后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后汉。而后汉又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
五代十国时期除了北方中原地区相继出现的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在西蜀和南方地区还有九个割据政权,加上在北方的北汉,一共是十国。其中十国里的蜀国分为前蜀与后蜀,前蜀的建立者是王建。
割据政权中包括浙江杭州一带吴越国、福建一带闽国、湖南广西一带楚国、南海土地上由刘陟建立的南汉政权、江陵一带荆南政权等。
五代十国时期,对中原地区威胁最大的不得不提及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帝国,契丹于公元916年正式建立辽帝国,后期不断的往南扩充势力,帮助后晋石敬瑭灭后唐,石敬瑭称臣称子,并割据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得中原地区对于辽来说完全没有任何天险屏障,实为大卖国贼。石敬瑭割弃燕云,自坏长城,直接导致了宋朝在宋辽对峙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也直接导致了金朝能轻而易举地灭亡北宋,从而再度形成宋金之间南北朝的局面。
959年四月,后周周世宗在征发南唐大胜之后,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国力骤增,周世宗死后将帝位传给侄子柴荣,后周英主柴荣从周世宗郭威手中拿过接力棒,南征北战,积极统一南方地区,但英年早逝,并不能完成其愿望。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北宋王朝,后周灭亡。“杯酒释兵权”后,赵匡胤将禁军掌握完全在自己的手中,并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的后辈武将担任官职,使其难以在禁军中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
五代十国末期,全国都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北有依附契丹的北汉,南有南唐、吴越、后蜀、荆南、湖南、南汉、南平、漳泉等八个割据政权,严重威胁北宋王朝的安全和宋初中央集权的巩固,并且,要求统一的呼声日渐高涨,赵匡胤也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北宋初年著名的“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消灭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后消灭北汉政权,避免在统一南方以前与辽国发生正面的军事冲突。
公元970年秋北宋出兵攻取南汉。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达60年之久。
公元971年春攻克广州,南汉灭亡。
灭南唐是赵匡胤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这次战争中的“浮桥渡江”“围城打援”,是赵匡胤战略部署中的得意之举,也是古代战争史上的创举。
公元976年,赵匡胤死去,宋太宗按照赵匡胤的既定方针,继续对吴越和漳泉施加压力,终于不动干戈,迫使钱弘俶和陈洪纳表献土,归降北宋,南方完全统一。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攻取北汉,五代十国的历史至此结束。
公元997年,赵光义去世,享年59岁。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乱世!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五代十国那些事儿》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