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梅花上将张自忠》读后感_1300字

《梅花上将张自忠》读后感1300字

天津有条张自忠路,位于海河沿岸,东站对面,八国租界的中心地点,沿途经过日租界,意租界,法租界,英租界,德租界,奥租界,俄租界等,因了张自忠将军,这条路便有了特别的意义。我的单位就在张自忠路的旁边,也是我每天上下班必经之地,每一次踏过这条道路,于我便是对自忠将军的一次祭奠和缅怀。

张自忠将军于1936-1937年在天津担任市长,主政天津整整一年,在天津这个各国租界林立,清朝遗老遗少聚集,新老军阀退居养老,航运及民族工业崛起的是非之地,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各色人等鱼龙混杂。而此时又是日本准备全面入侵中华的最后时刻,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对于张自忠来说是一个何其艰难的时刻。

天津于张自忠将军来说是个悲伤之地,在他担任市长的一年里,积极发展天津经济,进行社会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他与日本驻华使馆、关东军和日租界等日本各方势力尽力斡旋,既进行了必要的对抗,也做了一些无奈的妥协,但这些都不是他的本意,他错误的认为进行一些无关民族大义的妥协,日本就会延缓或者停止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为一个标准的军人,他严格履行了“服从”的军人天职,在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的要求下出访日本,七七事变以后留守北京进行善后,与日本进行政治斡旋。时人误解其为亲日分子,骂他是卖国贼,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将他解职。张自忠百口莫辩,也不想辩解,最后在冯玉祥,宋哲元,李宗仁及其同事部将的担保和说明下恢复了军职,投入到抗日战争。

1937年至1940年张自忠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带领部下毙敌无数,成为抗日正面战场的一支铁军,被日本人称为“活关公”。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时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后追授二级上将衔。为国民党抗日战争中牺牲之最高级将领。

人之是非功过,历史自会评说,张自忠重新回到部队以后,便抱着必死之决心,与日本正面交锋和对抗,每一次战斗他都深入前线阵地指挥,向死而生,每战必报战死之决心。

可以说从世人误解他之后便注定了他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张自忠将军是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高大威猛,英俊伟岸,他不善言谈,但内心坚定。他珍惜军人的荣誉,决心以事实打破世人的误解,他从军于西北军,成长于西北军 ,带兵有方,得到了冯玉祥的重视和赏识,一生未背叛冯玉祥,这在军阀混战的时期着实不易。恢复军职以后他感恩于蒋介石的信任,顾全抗战大局,对中央命令从不敷衍,每一次对日战争都以打败日军为最终目的,不会刻意的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从而赢得了蒋介石的认可,不断得到重用,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张自忠将军牺牲以后,蒋介石带领国民政府各级官员举行公祭,冯玉祥也多次主持了公祭活动,民众纷纷自愿参加祭奠,张自忠将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英雄,也是各级将领心中的楷模,他的牺牲激发了大家的抗战决心,大家群起效法,取得了抗战最后的胜利。

所以,世人都应该铭记张自忠将军,感恩他,学习他,祭奠他。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梅花上将张自忠》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