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读后感1300字
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带着症状 行动起来 对于社恐有了新的认识 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
(一)顺其自然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怕的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1.要认清精神活动的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须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同时,还要认清精神拮抗作用,从心理上放弃对对立观念的抗拒,认识到人有对生的欲望和对死的恐惧两种相互对立的心理现象,并接受这种心理现象,而不必为出现死亡的恐怖而恐惧不安,也不必摈除这些令人恐惧的念头,使自己陷入激烈的精神冲突之中。
2.要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身心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将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斥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直至消除。
3.要认清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人之所以患神经质症,疑病素质是症状形成的基础,精神交互作用是症状形成的原因,而其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这一思想矛盾的特征就是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用“理应如此”来限定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只有使人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二)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
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
1.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
2.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实际行动才是提高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的最直接的催化剂。
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为所当为”,有助于陶冶神经质性格。这种陶冶并非彻底改变,而是对其性格的不同部分进行扬弃,即发扬神经质性格中的长处——认真,勤奋,富有责任感等,摒弃神经质性格中的致病之处——神经质的极端的内省及完善欲。
由此可见,顺应自然既不是对症状的消极忍受,无所作为,也不是对症状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而是按事物本来的规律行事,听凭症状存在,不抗拒排斥,带着症状积极地生活
四、森田式的生活态度
1.端正外表。
2.保持充实的生活。
3.勿长期休养。
4.要正视现实。
5.不做完美主义者。
6.勇于自信
7.不要急于求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社交恐怖症的森田疗法》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