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林徽因全集(4):建筑》读后感_800字

《林徽因全集(4):建筑》读后感800字

这本书就是林徽因关于建筑的文章的杂集,既有杂谈,又有绪论,还有建筑史其中某一章节,每种类型文风都稍有不同,浅谈就说的比较通俗易懂,但是专业文章就一点也不含糊了,有非常浓郁的学术气息。
她有着学者的冷静理智,对建筑的构造和历史进行着必要详尽的描写,朴实又专业的记录了建筑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她非常诚实,非常专业,非常严谨,对于建筑的考古来说,她要求全方位对一个建筑进行评估考证,不能片面不能客观,她说:我们希望“从事美术”的同志们,对于史料之选择及鉴别,须十分慎重,对于实物制度作风之认识尤绝不可少,单凭一座乾隆碑,追述往事,便认为确实史料,则未免太不认真,以前的皇帝考古家尽可以自由浪漫的记述,在民国二十四年以后一个老百姓美术家说句话都得负得起责任的。可以说是谨言慎行了,我认为这是科学工作者都应有的态度。
她也有文人的情怀,她认为建筑的所有权属于人民,这一观点基本上来源于对人民疾苦的体察和对封建统治者占有他人劳动成果这一行为的厌恶,由此可见林徽因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后来读到后面发现一句话特别适合作者,我一下就明白了为什么林徽因是那么的想要保护古建筑了——众谓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古建筑不仅是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民的劳动结晶,在某些时代,某些建筑可以说是生命本身,是血和肉。人生而不为建筑却死于建筑,我们再去践踏这些建筑,随意荒废这些建筑,简直是一种罪恶了。
她很爱中国古建筑,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她觉得那些建筑都非常可爱,甚至在书中为它们规划好了十分光明的未来,她对未来的中国建筑有许多许多美好的期许。
可是我查了一下她规划好未来的那些建筑,他们并没有把这些建筑复原。
路途虽远,尤可期许。
我只能这么安慰你。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林徽因全集(4):建筑》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