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桥传》读后感1100字
“四人帮”:江青的旗子,张春桥的点子,姚文元的棍子,王洪文的牌子。他们“四合一”,结成一帮。“四人帮”的核心,是张春桥。
尼克松:“中国革命没有毛,就决不会点燃起火来。没有周,它就会烧光,只剩下灰烬。”
历史是那样的蔑视权势,那样的尊重客观事实。谁想开历史的玩笑,历史就无情地嘲弄谁。
历史是无情的。权势可以征服一切,无法征服时间。究竟谁是反面教员?历史作了回答。
中国的知识分子;这是一个灾难沉重的民族中灾难特别沉重的一部分。
“张春桥、姚文元青云直上的道路我看得清清楚楚。路并不曲折,他们也走得很顺利,因为他们是踏着奴仆们的身体上去的。我就是奴仆中的一个,我今天还责备自己。我担心那条青云之路并不曾给堵死,我怀疑会不会再有‘姚文元’出现在我们中间。我们的祖国母亲再也经不起那样大的折腾了。”他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巴金
>他说出了振聋发聩的话:“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另一本给我以启示的书是美国威廉,夏伊勒所著的长卷《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作者掌握了纳粹德国的四百八十五吨档案,花费五年半时间,写成一百三十万字的长篇。在卷首,作者引用了桑塔亚那的一句格言,那含义与巴金不谋而合:“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十年浩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创,决不亚于当年希特勒纳粹给德国人民带来的痛楚。我决心进行我的“系统工程”。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只能分期分批进行。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专业作家。考虑到“地利”优势,我首先把写作“上海帮”
在那风雨交加的岁月,善良、淳朴的“小人物”的种种壮举,清楚地反映了民心的向背。“民心不可侮”。即便在强权酷政的“文革”十年,高压政治并未使正直的人灵魂扭曲。
>在傅雷的妻兄朱人秀家中采访,我偶然得知,在傅雷夫妇愤然弃世之后,一位年轻的姑娘自称是他们的“干女儿”,冒着莫大的风险,保存了傅雷夫妇的骨灰。我去北京时,从傅敏那里终于得到这位姑娘的地址。我来上海一条窄小的弄堂,找到了她,这时她已快四十岁了。
固然有大小之分,职务有高低之别,而人的品格却与这一切无关。大树与小草,那清新的绿,同样令人油然生爱。
>大树与小草,那清新的绿,同样令人油然生爱。
都说“文革”是“人斗人”,都说“文革”使人心变冷,使人变成了“刺猬”——那刺,要么用来提防别人,要么用来攻击别人。可是,在江小燕、贾俊山、蔡其家这些可敬的“小人物”身上,却使人看到在“文革”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张春桥传》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