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马太效应》读后感_1900字

《马太效应》读后感1900字

马太效应通俗的说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比如:生活中,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而结识更多的朋友,而朋友少的人则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打转;名声在外的人因为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而变得更加出名,而微不足道的人却永远也引不了别人的关注;企业竞争中,率先进行创新的企业在产品宣传,占领市场上具有先发优势,从而更快地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而后进入者因相对处于劣势稍有不慎便惨遭市场淘汰;国家政策上,受惠于改革开放国策,西北这样贫困落后的地区为东南沿海地区提供着劳动力等的廉价资源,发达地区越来越发达,贫困地区却相对越来越贫困...
商业中的马太效应:
一.本质:
马太效应来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人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有的也要夺去。”从表面看,马太效应似乎有着“弱肉强食”的残酷色彩,但是它却准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规律:强者越强,将会继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荣誉,弱者更弱,将会受到变本加厉的惩罚。这是因为强者和弱者,在资金,人脉等优势资源的获取时间和速度存在上差异,率先处于优势的一方能够依靠其优势平台将财富以倍数形式向自身集聚,从而形成强者愈强的良性循环,而弱者因处于相对弱势而陷入弱者愈弱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马太效应彰显的是一种积累优势。它的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地区,他们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功后就可以得到优势的积累,从而取得更多的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成功。
二.会怎样?
1.具有先发优势,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获得更大的利润:一般情况下,在市场竞争初期,客户开发成本相对较低,随着竞争的加剧,对于慢一拍的竞争者而言,获得新客户的成本会随之升高,从竞争对手中争夺客户更是难上加难。
2.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垄断):在信息纷至沓来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记忆能力和精力的有限性导致他们必须有选择地去记忆存储信息,而那些排名第一的企业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再者,因为消费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产品的实际功能不能可靠鉴别,这使得他们倾向于借助口碑信誉来进行商品选择。其次,处于优势地位的企业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成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进而形成垄断,这在电子信息业尤为明显。电子信息业因为行业较新,很多产品规模尚未标准化,那么谁能建立标准规格,谁就是马太效应的获利者。因此,厂商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规格之战。美国微软在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使得微软在个人电脑软件的应用模式与规格上占有独享的优势,导致其他软件公司都不得不跟随其后,这就是马太效应的赢家通吃的最好说明。
3.第一名被永远铭记,第二第三却常常被人遗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说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是沃尔玛;最大的饮料公司是可口可乐;最大的软件公司是微软;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是波音...而我们却很难一口气说出这些行业的第二第三第四名来。
4.降低成本,对后进入者造成一定的壁垒:具备领先意识的企业在经过一系列优势资源的积累后形成一定的规模。规模化有利于生产成本的降低。因为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投入研发,原料,机器设备折旧等的固定总成本不变,当生产规模变大,单位固定成本会随之降低,而单位可变成本保持不变,从而使得总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的固定成本相当高,且大多是沉没成本,这样,后进市场的企业就面临这巨大的风险,弄不好不仅无法收回以前的投入,还会被这个市场所淘汰。
5.在竞争中获得主动性,把握议价能力:拥有丰富的资源意味着拥有更加优越的地位。在商业谈判中,一个资金雄厚,渠道四通八达的经销商可以凭实力压价,以更低的价格促成交易,这无疑又增加了他在竞争中的主动性。
6.意味着拥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经济社会中,萧条期是不可避免的。当整个市场不景气的时候,中小企业纷纷关门大吉,而大公司因为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资源,所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比如通过紧缩开支裁员等手段渡过难关。
三.要怎样?
1.企业管理者要具备领先意识。这需要管理者见微知著,从小事中看到机会,其次还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2.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清楚要把自己的主力用在哪里,需要专注,有焦点,把资源集中放在培养核心竞争力上,发展出自己的流程和技术,并把品质提升到一流标准。
3.树立品牌形象。
4.对于已经处于劣势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正视赢家通吃的事实,另一方面要对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集聚力量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发挥独特优势,以此达到快速发展缩小差距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马太效应》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