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的肥皂泡》读后感800字
这个故事很短,短到如同快速聆听了邓紫棋的《泡沫》,然而,它留下的韵味远比歌曲来的悠深。前者的泡沫会破,大刘的不会。
为什么不会破?因为他注意到了泡沫的液体黏度、延展性、蒸发率和表面张力,扎实的物理学就是美学的守护神,仿佛文艺复兴时期大师口中流行的视觉灭点,总是让人看着像那么回事。
孩子从小到大喜欢泡沫,不是坏事情。因为泡沫不仅美丽,而且值得探究,总有另类的泡沫不喜欢脆弱,坚强的泡沫可能会救黎庶于水火。
这个故事是物理学的,但内核是关于教育学的。可以总结出三条育才准则:一是保持好奇心。世界上的一切原创,都是源于好奇心。失去好奇心,无异于断了源头的河水。二是保护想像力。想像力可能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粗线条表达。想像力是创新的基础,没有想像力,别说搞定客户拿下项目,连浪漫庆生都费点儿劲。三是保持专注力。好奇心不是朝三暮四,而是认准了就走进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专注就是定力,是对自己认为的美好的一种保护与争辩。
大刘的思维确实不同凡响,他的头脑,俨然不是我们传统教育的产品。我们传统中国人思考问题,无论朝哪个方向,总会有一条绳子拽着,不敢越雷池一步,如同小时候用樟脑丸划线,我们就像掉头就走的蚂蚁。也许这些都源于7岁之前父母或老师的一次摆手或棒吓。而大刘不然,他细心的呵护着自己的想像力,想他人不能想,写他人不愿写。他就是敢于把分母置零的思想者。
有人说我们民族需要一种思想启蒙,需要出现一位唐吉诃德,说白了就是一种冒险精神,培养全民创新思维,这是我们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必由之路。
柴静说:“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所以,为了保持好奇心与理性兼得,避免夜郎自大、刚愎自用,我们要多读书、多交友、多走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圆圆的肥皂泡》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