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微纪元》读后感_1300字

《微纪元》读后感1300字

评《微纪元》

本书仅寥寥数千字,却构建了一个世界观宏大的未来,足见大刘文笔之高超。本书核心意趣类似于《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之行,对于同一尺度的空间而言,不同尺度下的人类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与之相适应的,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之水准发生变化。大刘通过建构一个灾后重建的微型人类文明,以微观视角看待微观生活与工作中的一切,并杂糅量子物理、水面张力、微观生态等知识,真实的建构了一个有趣的、新型的、升华的微人类文明。

从文章来看,微型的人类比正常的人类的确具备了更多的优势。在相同的智力、理解力、想象力与创新力的情况下,微人不仅提升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大大减少了自然资源消耗量,这是人类文明的飞跃,使人类更加适于对宇宙空间的开拓。还有,微文明继承了原有人类文明所有的一切,所以其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不会削减多少,虽然微人暂时走不出太阳系,但迈向宇宙只是时间问题。此外,微文明积极乐观的性格,显然超越宏人类的压抑低沉,其相对淳朴的社会风气也让微文明的未来充满希望。

与之相对应的,微文明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其身形的缩小必然导致微文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改造世界的能力很有限。此外,微文明既然成为能够取代宏人类的存在,那么除了遇到三体这种征服型高级文明,微文明的敌人应该就是自己,其资源消耗量虽然少,但随着人口的增长,难保其不会过度膨胀,在数量上远超宏人类,导致资源消耗总量仍然有增无减。所以微文明虽然先进且前途光明,但仍需居安思危。

最后,谈一下这位先行者最终的举动,笔者认为极度愚昧。大自然包容万物、海纳百川,为什么维护微人类的存在与发展就要选择彻底牺牲宏人类?求同存异的混合型新人类文明就不能产生吗?既然已经经过了宏人类与微人类的远古战争,难道两大群体就不能以史为鉴、握手言和吗?新宏人看到古宏人的崩溃性完全惨败会作何感想?再来一次微宏战争?想来世上还没有这样的蠢人(这和希特勒不同,一战的德国并不是崩溃性完全惨败)。

有趣的是,本篇与大刘另一名著《白垩纪往事》(又名《当恐龙遇上蚂蚁》)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白垩纪往事》介绍了拥有灵巧双手的蚂蚁和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恐龙,各有特点,又各有不足,双方合则双赢,斗则皆败。《白垩纪往事》的最终指向,便是希望两者合二为一、互帮互助,共同缔造伟大的、跨种族的复合型地球文明。而本篇微宏两大群体,都是人类,只是在物理与形态上发生了改变,那为什么不能像包容肤色一样包容形态大小呢?更何况人类已经掌握先进的基因技术,或宏或微,完全可以按人的意愿而更改,何必强行分化成两个对立的群体?还发生战争,真不知所抢为何,空间?资源?只怕都不是。微宏人类都有相同的DNA,都有相同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和社会文化,那么,为何不能携手合作?

所以本篇内容实际上与《白垩纪往事》相似,都介绍了两个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战争及各自的发展走向。综上,笔者认为这位先行者理应推动宏人类文明的重建,而不是毁灭;并使之与微文明联合,共同组成复合型微宏新人类文明,一致对外、开拓进取,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建设新地球、新家园。

如此,人类文明的大同与合作精神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万古不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微纪元》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