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21世纪的《背影》 + 感人至深的“生死笔记”+ 龙应台亲手摄影 +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彷佛微风吹过麦田。从纯真喜悦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到坦率得近乎“痛楚”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的写作境界逐渐转往人生的深沉。《目送》的七十四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010/2018#《目送》
龙应台,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就特别喜欢,没有原因单纯的喜欢这个名字。第一次看龙应台的书籍,喜欢她细腻的文笔,动人的词语,描写生活场景细致入微,不知不觉中领悟到生活的幸福,看完《目送》之后满满的踏实感幸福感。有时候幸福就是长期漂泊在外偶尔回家的时候吃一碗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就是和妈妈唠唠家常和爸爸谈谈政治;就是和家人吃完饭坐一起静静的看两集电视剧,完全不用考虑上级的电话,不用考虑未完成的工作,不用计较迟到扣工资。我们年轻的时候总认为世界很大我要去看看,我要逃离这个束缚我的地方,我要创一番事业,要成功,待到年老的时候回头看家才是让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让你感到爱的地方永远要善待家善待家中的每一名成员。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次离开家就特别难受心疼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不善言语和肢体表达的我只是默默的注视着父母远去的身影并在心里默默的祈祷二老身体健康一切顺心,渐渐的明白了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别,因为他们希望你过得更好。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那玲珑剔透的冰块吗?” 感情这事说不清理不完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没有对错只有愿意和不愿意,我喜欢你你也喜欢我,完美;我喜欢你你不喜欢我那就继续找喜欢你欣赏你崇拜你的人,好的爱情是我仰望你你崇拜我,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交织在一起,互相抚慰又互相独立,不是太黏也不是太疏,刚刚好。有些东西不相信就不要在相信了,有些东西相信就一直相信下去坚持做真实的自己,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想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爱情简单的明天,如果这些还没拥有,我会继续努力做一个积极生活的人,满怀赤诚迎接未来。我相信伤口不会太疼,忧伤不会太深,未来不会太差。
很喜欢这本书,希望能遇到这本书的人也能喜欢,感谢相遇。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在八月的第一天快要结束时读完这本书,内心很多情绪,很感动,是一篇触碰心灵之作。虽然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但内容很清楚,难以忘记。这个暑假忙,不然的话肯定对这么好的书一定是一口气读完,19岁的我,想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现在做的某些决定是在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我不会后悔,我会坚持走下去,即使知道很累,但我真的会,我想过好自己的人生,我也知道:舒服是留给死人的。这世上谁都很忙,难道真那么多人在乎你吗,朋友?不要被表相所欺骗,事实上,爱情,友情能持久多半是两人有一种“互利”的基础,若没有,是很难持久的,要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一说。不要因为自己有多好的朋友,就放弃提升自己,这世上最能靠住的就是自己,同时,父母也会陪伴我们人生中的一段旅程,我想他们应该是我们最应该信任的人,他们不会害我们,总是对我们很好,指引我们往好的方向发展,是我们的人生导师,还是免费的,可我们总会忽略他们,可以跟朋友通个多小时电话,却忘记打电话回家。作品中最领我触动的一段话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想作者写时,该有多辛酸,我看到时愣到了,我心里在思索,仿佛真是这样,我们小时候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后工作仿佛理所当然离开他们,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我们却难以发现,有时发现时,已经晚了,我想我们应该多“注视”他们,暂不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请不要让爱自己的人伤心。文中的结尾很现实,我也能读懂,也曾感受,我太太的过世,一模一样因为我也算半个南岳衡山人,风俗如此,但真的很伤心,看到作者的叙述仿佛在揭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疤。朋友,你要记住:“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愿所有人的领悟都不算太晚,爱自己的人都健在[爱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