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读后感1000字
8月份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新高考方案,新方案中不分文理,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选三纳入高考成绩。新方案被讨论更多的是,部分高校开展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60%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这一点不用担心,只是部分学校小规模开展,像之前的自主招生运作已经成熟。
而令人担忧的一点是,部分科目尤其是物理可能面临更高概率的弃选。实际上高中物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文科更多的需要记忆。高考成绩要求的是答案正确,物理等学科的答案正确起码有逻辑推演,历史政治等科目要追求答案正确,就自身的经验来说是令人痛苦的过程。在高中时代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选择了理科,因为记忆的内容少,历史政治地理等课程,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之后就没再继续学习。
前几天在微信上有篇文章被几个同学转载,大意是将中国古代历史在历史学科中的占比压缩,将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史尤其是世界近代史的比例提高,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对于社会发展来说,不如借鉴西方历史尤更有意义。
乾隆皇帝和华盛顿总统同年逝世,对于我来说难以接受,古代社会的人物同近代社会的人物实际上是同一时代的人;卢梭生于1712年,卒于1778年,对个人权利的理解构成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而身处21世纪的中国,这些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不一而足。
造成这些困惑一方面是自身历史知识的匮乏,另一方面的确要归罪于传统历史课程的设置,将中国历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将古代中国大加颂扬,同时将世界历史压缩在有限的篇幅,相应的在考试中的占比较小,不能合理的引导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古希腊文明在考试中的占比较小,我学的一塌糊涂。
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争端让人警醒,中美之间在科技水平上的差距明显,近年来政府部分政策饱受诟病积怨较深,不管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还是家庭的责任或者对众生的悲悯,每一个有对生活抱有憧憬的人都会去思考,为何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今后会如何演变,自己和社会应该怎样应对。
可能最终要从制度上去思考,尤其是政治制度上,其他国家为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察其历史,再与自身做出比较。
书中对古希腊文明的演变做了简单的介绍,最精彩的是希腊神话部分以及诸多城邦的发展历史。希腊神话的许多典故在文中有具体介绍,城邦历史是按重大事件的时间顺序来叙述,通俗易懂挺有意思的。
书名,图说天下几个字容易误导别人,就是正常的历史书,没有特意添加图片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古希腊[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