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读后感_1100字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读后感1100字

一代名士崔琰:脑子很灵,性格独特,前途不可测。
无双奸雄曹操:非人臣也。
江东雄主孙权:善用兵,变化若神。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这要说的是谁——司马懿。
他是一头嗜血的野兽,也是一个醇厚的儒者。
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和《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翻开本书,你将直面这个双面人的内心纠葛。
司马懿从东汉的基层小吏起步,随后应曹操的征召做了一个文学侍从,后又成为太子的老师,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此后在曹魏位极人臣,成为魏国的实际掌权者,可以说是三国的赢家。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司马懿靠拼杀从战场上得来,而是有着司马懿独特的做事方式。因此,司马懿成为史上也常被误会的人物。本书梳理司马懿的从出生到被曹操征辟成功的经历,讲述他如何从一介儒生到步入仕途的历程。
一个被评价为“鹰视狼顾”之相的汉末俊杰,他辅佐雄主建立了曹魏,他的子孙最后颠覆了曹魏。更将卧龙孔明的数次北伐变成了无用之功。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野心家的形象,他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处心积虑要颠覆曹魏的江山。可是于此同时的你又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天才的军师,鲁迅先生评价“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的数次北伐却又是实实在在的都被司马懿挫败。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到底是运筹帷幄的天才军事家还是心机深沉的野心家?
这本书没有为了衬托谁而贬低也没有夸张的方式描写司马懿。
年少时司马懿就被称赞“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后上山求学问道,得名师指点,缘逢相谈甚欢的三朋好友。
司马懿的才华出众,当时任司空一职的曹操听闻了司马懿的才华,想把司马懿招到自己麾下,而司马懿借口自己有风痹,不能起居.”曹操派人查看,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如同真的有病一般,为了掩藏事实真相,不惜使丫鬟热血洒于自己的乱刀下,做了永远保守秘密的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废三公,重启丞相制,又想起了司马懿。派人再次去征辟,可能曹操上次就知道司马懿这小子装病,暂时放他一马。这回曹操下的命令是:“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知道装病这一招不好使了,只有乖乖接受征辟。
曹操见到司马懿后觉得这个人不一般有“雄豪之志”且为“狼顾之相”,肯定不会甘于无为。才会有“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
当然司马懿也审时度势,在曹操面前适可而止。在被曹操看出他具有“狼顾之相”的时候,司马懿进一步体会到了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道理。对于司马懿来说,还有一个反面例子能够警醒——比如杨修。
所以我们也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镜。在前进的道路上,既要有明灯,照亮你的心灵世界,也要有明镜,让你清醒的看清真实的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心怀光明,每天都走在坦荡,充实的人生道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国大赢家:司马懿》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