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读后感1300字
读《幼学琼林》有感而发:《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通过阅读《幼学琼林》使我掌握了书中许多成语故事,而且还知道其出处,以后运用这些成语时一定是轻车熟路。班门弄斧,不知分量;小过必察,谓之吹毛求疵;乘患相攻,谓之落井下石;将进好处,曰渐入佳境;无端倨傲,曰旁若无人,书中上千个成语典故,令人眼界大开,极具吸引力。
书中勾勒出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有的代表着伟大的母爱、有的代表着忠孝、有的代表着英雄气节、有的代表着勇敢,这些精神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指引着我的学习与成长,一股向上的正能量终生与我相伴,让我受益终生。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我仿佛看见一位慈祥的母亲倚在门前,盼望着儿子平安归来;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我仿佛看到了两位忍辱负重终成大将的两位志士;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被项羽的英雄气概所折服,至若缇萦上书而救父,卢氏冒刃而卫姑,我被她们的勇敢孝顺而感动。
读完这本书,我首先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和他们的故事。“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我为项羽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所折服;“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傲骨,要做品德高尚的人;“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我为匡衡珍惜时间的行为所感动,体会到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真正含义……
其次书里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介绍,可以让我们掌握了不少的成语典故和四字词语,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其中有杞人忧天、少见多怪、精卫填海、朝三暮四、前倨后恭、凿壁偷光、毛遂自荐、言过其实、破釜沉舟、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前车之鉴、饮水思源、才高八斗等等。另外我还了解了一些民俗,如牛郎织女、正月十五画门神、端午节的传说、重阳登高等。
最后书里展示的处事哲学让我受益匪浅。“精卫填海”告诉我们做事要有不畏艰难、坚韧不拔、不达目的是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朱熹拜师求学”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虚心好学,向人请教,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状元可丢,朋友不能弃”告诉我们在世界上最值得珍惜拥有的不是官禄,而是情义。“唾面自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宽广的心,一定能取得他人的敬重。“曹操不违生死约”展示给我们“守诺如金”的高尚品德。
书中的精彩篇章不胜枚举,令我如同置身于悠悠中华古代文化的长廊中。[爱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幼学琼林》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