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惊奇》读后感1100字
拜读完凌濛初著名作品《二刻拍案惊奇》,写一点书评表达自己对这本书的欢喜: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有时候,寂寞是这样叫人心动,也只有此刻,世事才会如此波澜不惊。
《二刻拍案惊奇》,拟话本小说集,凌濛初编著。它同作者稍前刊行的《初刻拍案惊奇》一起,合称“二拍”,是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之一。通常亦与冯梦龙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凌濛初,明文学家、戏曲家。字玄房,号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诸生。官至徐州通判。后为李自成军围困,呕血而死。早年工诗文,后致力于小说、戏曲创作。尤以短篇小说集“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闻名于世,后人多以与之“三言”(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并举。
《二刻拍案惊奇》共有作品40篇,但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同卷篇目相同,卷四十《宋公明闹元宵杂剧》系杂剧,故实有小说38篇。《二刻拍案惊奇》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概括地说,该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表现爱情婚姻和两性关系;二、表现封建官吏的思想行为;三、表现商人生活。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
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二刻拍案惊奇》题材大多取自《太平广记》、《齐东野语》、《夷坚志》、《剪灯新话》、《剪灯余话》及其他典籍,经过作者凌濛初的再加工和再创作,融入了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体现了凌氏本人的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所以“二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拟话本小说集而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二刻拍案惊奇》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旨趣与《初刻拍案惊奇》一脉相承,反映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更为广阔,凡是人伦道德的各个主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同时,明末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这一状况,《二刻拍案惊奇》表现得也比《初刻拍案惊奇》更为充分,诸如贫富悬殊造成的心理倾斜,官僚腐朽造成的社会动荡,封建婚姻制度激起的青年男女的反抗,新兴商人阶层对士农工商四民秩序的挑战,淫靡世风膨胀起的人欲对天理道学的反叛等等,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图画。
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
——凌濛初 《二刻拍案惊奇》
此不共戴天之仇,儿誓不与俱生人世。
——明·凌蒙初 《二刻拍案惊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二刻拍案惊奇》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