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寄居者》读后感_1100字

《寄居者》读后感1100字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是去一个朋友家做客,无意间在他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他说,这本书挺适合女生看的。于是,我也很认真翻了几下。回去时,并没有借走那本书,然而心仍挂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于是便有了在微信读书寻找这本书,并将它读完的欲望。以下是几点读后的第一感受,没啥深刻印象,随便写写:
1.故事的导入方式似曾相似。 《寄居者》的故事导入方式,恍惚间似乎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叙事方式,也是年迈的女主角回忆起年少时发生的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镜头切入年轻时的场景,将当年的故事娓娓道来。
2. 读完仍意犹未尽。严歌苓写书总会这样,当年看《金陵十三钗》时也是这样的感受,总想知道背后的故事会是怎样发生。所以,当看完这本《寄居者》后,也是一样的,对接下来会发生的故事穷追不舍。故事的结尾也没有介绍彼得去了美国后会是过着怎样的生活?阿May没有选择逃离上海,自家的房子被卖了,她又是在哪里生活,做着什么呢?当之后的杰克布发现自己的护照不见,被自己喜欢的女人拿去换另一个男人的新的生活,他又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在日军控制下的上海,他们又是如何生存活下来的呢?感觉这又不是一两本书可以讲得完的故事。或许作者的重点在于这一女子的感情线。
3. 关于女主的感情线,用一句话概括整本书的主线便是阿May和两个男人之间的感情周旋的故事。看清楚,是周旋,不是纠纷。阿May对感情的较真与坚韧,付出一切对对方好,这并不是一位中国传统女子的典型感情观,毕竟她能同时周旋两位男人,甚至为了彼得让杰克布夺去她的贞洁,在某种程度上,她的心态还是比较开放,多少带有超前恋爱观的成分。虽然她一直觉得,这是亏欠杰克布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彼得。借口总是冠冕堂皇的,但女人,对对自己好的男人,就算不爱,内心多少带有亏欠,然后想补偿。而她到底喜欢他的不羁与放纵。因为他跟她,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同一个世界的人。
人民期的爱情战乱小说,在这里,可以看到抗日战争时期上海人民的生活状况,歌舞升平的有钱人,贫困落魄的穷光蛋,生活还是照样过,只是多了一颗战战兢兢的担忧之心。在这里,可以读到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为了自己的爱情,周旋于两男之间,内心戏十足,小心机满满,却带有对爱情的憧憬与单纯。在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认识到这一随处可安的犹太民族。这民族背后还有很多故事值得去挖掘的。
对了,差点忘了关于「寄居者」的解释,我只能暂且这样理解,谁离开了哪里都不会活不下去。寄居者并不是某一种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寄居者,而产生这样的想法,始于你的内心对于归属地的认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寄居者》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