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_3500字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3500字

有些苦,不值得 抱 怨。

文| Betty

1

今天,我们来谈谈抱怨这个词语,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陷入这个情绪旋涡不可自拔,那么我们是不是真的无法做到驾驭自己情绪,而不做情绪的奴隶了呢?

美国知名牧师威尔·鲍温,曾发起了一项“不抱怨”活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

觉得很难吗?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是的,我们都知道抱怨是不好的,也总是在事发过后懊恼过,但情绪一上来完全控制不了自己,特别是如今网络上,我们经常发现很多被我们称之为喷子的网虫在四处乱串。

我记得我前段时间玩王者农药啊(咳咳,现在卸载了),我好像选了一个芈月,半肉半法的英雄,进去后,莫名的就被人身攻击了,反正说的挺难听,我就问了他,我认识你吗?他结果来句,谁认识你。

然后,我就好笑了,不认识我,结果在骂我。是一开始就骂啊,不是你们所想因为我坑,其实我玩的还是可以的。

然后我就说了一句话:“现实你是多缺爱,多缺关注啊,只能在网络发泄情绪的人是可悲的,我可怜你。”

2

主观的定位直接会引导我们对待对方的态度,甚至你原本以为你没打算那样做,可内心的指引会让你不自知地按照自己给对方的定位来对待对方。

我想这是对的,一个人对于别人的态度首先源于你把对方定位在了怎样的印象里。

喜欢或是对抗的心理反应在一瞬间就能传递完成,所以你是否愿意与对方多交流,是否愿意靠近,有时候不需要言语,直觉就会在彼此之间传递能量,所以有时彼此很相投,有时话不投机半句都嫌多。

一个人总有很多面,而你恰巧看到的只是一个侧面,至于为什么是这个侧面,真正的原因不仅仅是对方,也在于自己,在于你如何回应,关系总是双方的面的。

所以格局大一些,多看别人的优点,即使不喜欢,也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完全否定,这样再去审视时会相对客观!你想拥有怎样的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你给予了对方怎样的态度和期望。

满满的正能量会吸引所有的正能量让你身处其中,如果你是一个爱抱怨的人,那么惯性使然,气场相惜,你的周围也必定是满满的负能量。

3

我讨厌的人依然有人喜欢着,就像我们自己也会被有的人讨厌,而被另一些人喜欢,不同的人对我们有不同的评价,就像我们对不同的人也有自己的评价,所以与人相处,其实上我们总是带着更多的成见,按照自己的判断,去导向自己的行为。

与人的关系里,我们自己其实可以决定着关系的走向和导向的。所以我们总是在相似的人群里寻求安全感,而对于别人的不同看法和意见处于一种防御心理!

你看过的书,遇过的人,走过的路,都会化作一种气息,溶进你的身骨。我总给自己找借口,因为种种原因没空看那么多书,却忘记了,看书只是一种习惯,停下不需要理由,开始却总是很慢。

刚才看到很多我文章后对我的评论和转发,谢谢这些文字和文字背后的人,在每次我倦怠时,给我新鲜的氧气,让我满满正能量。

人与人是有气场的,相同气场的人才会相互吸引,所以我的所有遇到,都是幸运的,也因为这些幸运,让我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4

我们总在努力的证明自己是对的,其实对与错并非问题的关键,不论对错只是一种认知和判断,我们总在试图站在对的一面,却其实没有勇气接纳自己的错误。

善待自己,其实不仅仅是给予自己外在的关爱,还有内心的救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这些不完美相拥。

你的眼睛看到的事实和别人眼睛看到的事实,有时就是不一样的,视角不同,立场不同. 结论便不相同。

同样的事,在你看来可能是正面,在他看来却也会成了反面,世界上最难改变的就是别人的想法,所以,清楚自己的,就好,何必非要别人认同,这样的强大反而显得很渺小。

真正内心的强大是认定自己的,理解别人的,坚持自己的,不强求别人的!

5

佛所说的舍得,懂得舍弃,大概才能得道,人都是有贪念的,只是贪图的内容有所不同,有人贪图钱财,有人贪图美色,有人贪图名,有人贪图利,还有人贪图感情,可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无限度的,如同有限的资源,一切的一切都有度量,一旦超出了这个度成了贪图,那就会不快乐。

富商有富商的苦恼,抱得美人归的也不一定珍惜,名人有名人的无奈,土豪有土豪的郁闷,至于感情,不能强求的成分更多。所有这一切的忧都来自于贪,无欲则刚,当我们能判定何为知足,何为足够,何为珍惜时,我们想要的就少了,快乐也就多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防御系统,在你受到伤害时报警,我们都不想受到伤害,于是警报长鸣。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讨厌极了店里的某个人,讨厌她的咄咄逼人和强势的控制欲,于是我叛逆地忽略她的所有干扰,几乎把她变成了透明的,排出了我的感知系统。

其实后来想想,我并没能真的忽略她,因为她的存在,和我这份刻意的忽略,她就像块暗礁,一直都在。

我们会因为工作关系有各种摩擦,我统统选择了防御随时启动,因为讨厌而远离,远离到最大距离。

6

但是最后恰恰是那种阻挠和刁难,让如今的我并不怕和任何强势的人相处,因为在那里,我学会了如何保有自己,学会了如何先释放自己,释放内心的怨气和抵触,然后心平气和地相处。

我可以依然不喜欢,但是那些过往让我学会了,放大眼前的格局,与其把她放在对立的一面每天去讨厌,不如忘记她的狭隘,找到她的生存之道。然后试着去理解,可以不赞同,但可以理解,可以不接纳,但可以共处,最后不能同行,也不过形同陌路,没有彼此的情绪和厌烦!

当我们选择在人生中去原谅一个本来很愤恨的人时,我们救赎的其实正是自己。这并非悬妙,而是你能够宽恕别人,同时也打开了纠在自己内心的伤痛。

宽恕意味着放开心结,当你不再念念不忘别人的不好时,也就腾出了空间去承载和关注自己生命里更多的好,怨恨是双刃的,放了别人,不在伤痛的也有自己,也才能还给自己原本内心的轻松和笑意。

付出的人之所以拥有最大的控制权,是因为付出本身让人问心无愧,当一个人问心无愧的时候,所有的选择就变得不受情感的牵绊,可进可退。

继续付出是因为我愿意,停止付出是因为我不愿意,哪一步一旦决定都不会犹豫,因为内心没有亏欠!

7

以前我不这么觉得,但是现在确信如此,是你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你,因为你给予对方的反应,引导了对方采取怎样的方式回应。

我总觉得将心比心,但是人可以有善意,不可以没棱角,你的棱角是在与人的相互反应中不断地让人感知的,而这些棱角便是围绕你内心底线的护城河,不可翻越!

悲观者埋怨刮风,乐观者静候风变,现实者调整风帆。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做了悲观者,却不知道静候风变的从容,还有调整风帆的睿智,学会在生活里不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做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

他人的各种抱怨总是无形中牵着你的鼻子,即使你不发言,即使你没跟着抱怨,但其实上你的内心是会有所偏差的。

所以首先学会自己不抱怨,少抱怨,然后尽可能远离爱抱怨的人,当各种抱怨来袭时,保持理性的思维,自己判断事情的真相,而不是听来的真相!


8

不要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保持对于自己的主动权,无论任何关系,无论何种状况,你身在关系之中,便拥有改变的主动权,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你也有选择的权利去面对问题。清楚自己的边界,明白自己的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些什么达成目标。

以前的我讨厌的人和事第一反应就是逃,逃避,逃开,离得远远的,最好不相见!现在的我因为经历过很多人际关系的碰壁,才知道人活在世上就必须学会和人打交道。

所以我必须主动去解决各种不愉快,无论那是否出于我的原因,无论对方是否友善,我只好学会对事不对人,学会问心无愧,但同时没有了原本的倔强,而是做些改变,让事情朝着我期望的方向发展。

每次发言我开始学着减速,学着娓娓道来,学着适当的停顿,给听众足够的时间获取信息,我发现这样的我和前几年的我比起来,以前我更关注展示,而现在我更享受自己讲的能打动别人,能丰富自己。

人也如同植物,只有不断的调整自己内心的角度。

让光芒照进心的每个角落,才能每一面都平衡生长,并且生长的很好。

不要把心事藏起来,不要把感受掩埋起来,因为它们都不会消失。

消失的唯一途径是说出来,面对它,解决它!

人生就是一次旅途,不断的遇到,不断的停下,不断的继续,不断的行走。

这中间,少一点抱怨也许更美妙。

学会不抱怨的人生,从此刻开始!

「岁月绵长,我们陪你」

以上已收录微信公众号书和猫的故事

感谢关注分享转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_35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