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1200字
#读书 《菊与刀》
个人以为,此书更名为《美国人眼中的日本》更合适。
依稀记得大学时候曾看过一个FLASH短篇,名字叫《Strange Japan》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视频网站搜来看看,比《菊与刀》生动有趣,不及《菊与刀》分析深刻
《菊与刀》从日本的缘起开始叙述,以时间轴为主线,终于日本的出路。
通过大量的事例描述日本人的特点:服从、等级制、报恩、情面、名声、矛盾性等。
本书于我,有如下笔记:
1.日本人不承认侵略亚洲数国的原因:
在日本人看来,他才是亚洲的大哥,他希望“帮助”落后的“弟弟”们,他们坚信所有的事物都应该“各得其所”,他在帮助落后的国家成长而非侵略。
2.美国人和日本人的两点区别:
(1)美国人的模式就是让自己能够经常应对挑战,并且可以做到随时应战。而日本人的模式则是让自己的所有事情在事先都有相应的安排,对于日本人来说,让他们最为麻烦的事就是事前没有预料到。
(2)日本人在竞争失利时会痛哭流涕,美国人看到这些会觉得这些人太小家子气。因为我们习惯的是,失败者赞美对方的优秀,而下决心在将来取得胜利;或者失败者优雅大度地同胜利者握手致意。无论比赛输得多餐,我们也不会情绪激动,我们看不起哪些因为失败而情绪冲动的人。
3.日本的工业发展是由政府首先出面使用国家津贴建立企业,当该企业走上正轨后,这些企业会被政府以“令人吃惊的低廉价格”卖给经过政府甄选的金融巨子们,其中三井和三菱是最为著名的两家,日本的模式最终实现了以最小可能的失败为国家建立了发展过程中最为需要的企业——我称之为具有日本特色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就是这样具备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帮助日本在战后迅速发展。
4.日本的罢工:
罢工也没有让日本企业降低生产,日本人最喜欢的罢工办法是:工人“占领工厂,继续工作,增加生产,让经营者无地自容。在三井旗下的一家煤矿发生的‘罢工’中,工人将所有管理人员赶出矿井,同时日产量从250吨提高到了620吨。足尾铜矿出现的‘罢工’同样也增加了生产,并让工资提高了两倍。” ——着实有趣
看完本书后,个人有如下体会:
1.日本是个对自尊自重要求极高的国家,但同时又充满矛盾性。
他们可以在前一秒拼死反抗,也可以在下一秒听命顺从。来自于他们的信仰——天皇,来自于他们的家庭教育——各得其所和强大的自我控制和修炼。
也就是因为如此强大的自我控制,导致了如此高的自杀率。
2.我很欣赏日本,但依然不看好日本未来的发展:
欣赏日本整体国民的自尊自重自制,欣赏他们对于文化、礼教的传承,欣赏他们能随机应变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优选择的能力,但就因为他们的过度自制和严丝合缝的等级制,让他们成为一个死气沉沉的流水线机器,创新在日本几乎不会出现在任何中小企业手中,创业公司在日本几乎毫无机会,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推荐总结:
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了将来的某个重要时刻。
比如,你看到了这个书评,hhhhh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菊与刀》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