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读后感1000字
一些内容有些故事性,总体上有些浅尝辄止,剖析得不够到位,部分内容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
智库预言与判断能力高度依赖少数几个高天分的人才,无法复制、难于培养,主要依赖养蛊式的内部竞争和筛选。
一般人行善时因付出而纠结,作恶时因知是非而不安;穷凶极恶者反而往往理直气壮,毫无心理压力。个人是这样,国家、社团也是这样,对国家、社会有致命威胁的恐怖分子和恐怖团体从事恐怖活动时完全是替天行道、大义凛然、正义在握的嘴脸。对付这种团体时,一旦以法律程序和无罪推定自缚手脚,不能先发制人,则必败无疑。
还特别强调一种新式的恐怖主义分子,他们的动机是绝对的宗教主义而非政治目的(对政治的意识形态),他们把自己的残忍行为看做是与西方价值观的正义斗争,他们袭击的目标一般是针对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物,并以此来获得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不同于意大利的红色旅军、日本的赤军及爱尔兰的共和军,是一种新生的恐怖活动组织。 霍夫曼的预言终于实现,并且情况比预言来得更加惨烈。然而,在此前的一段时期里,霍夫曼却认为这种新生的恐怖组织并不足以破坏国家的安全。但是摆在眼前的惨剧改变了他的观点。种种迹象表明,这次的9·11袭击事件完全具备奥萨马·本·拉登恐怖组织的一切特性,如果真是拉登恐怖基地组织所为,那么按照他们一贯的恐怖行动作法而言,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
合作才是博弈论研究的根本追求,研究彼此间的冲突是为了双方更好的合作,因为,无论在社会的各种领域来说,合作都是社会最基本的形式特征。随着博弈论陆续扩展到了社会各个研究领域,已经变成了一种理性选择的学科。然而,个人的理性选择只是个体的主观思想,博弈论没有对之做深层的分析,因为它不是博弈论的研究主流。博弈论的研究核心是根据拥有决策权的领导者人相互间稳定的、互动的行为,找到与之往来的决策群之间可预测性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所谓的占优策略均衡。
“囚徒困境”本身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真正的答案。通过被测试者的情绪倾向断定,无论是选择合作还是背叛,都属于一种理性的行为。换言之,那种情况下,无论是选择合作或背叛都一样艰难,需要及其理性的判断。可见,把这样一套博弈规律和定论作为巩固国家国防的打算是不可行的。
对前苏联人造卫星发射的准确估计,以及针对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建交、东西两德国统一等问题的正确预测等。这些都为兰德公司挣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使其名扬全球、誉满天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美国第一智库:白宫头号智囊兰德公司的秘密历史》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