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诗选》读后感900字
<碎花雨巷>
邻家凸窗的墙角,转来一汪清光,渐渐地,把月儿,挂上我的窗,一颗星子,在身旁。
窗下,听云纭寂寂,席间,手茗碗纤纤。
清晨的一壶茶,温到月华流照,夜上星辰。
「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可是志摩的叹惋与惆怅?
岁月,氤氲的茶,是否在说:人生是你我的默契,就像与自己和睦。朝霞温润一壶醇和,与你息冷漠;斜阳再续一碗清淡,等你来映月。流光,涂了余香,昼夜,流转成圆轮。
榴花,已落了瓣,生出两片云烟,追随着下一个轮回。蔷薇,也粉染了窗。
再读<半半歌>,得理,又得趣。过半半生活,适我白丁。一半小窗烟火味炊饮,一半夜空清明盏余欢。半壶女儿红黄酒,半碟酱鸭翅咸淡,半听宝黛笑语,半受一杯忘忧。又复何求!
虽说,花叶年年生且败。然,根不腐!
独处,身心统合的机缘,有缘了。唯读书与喝茶,实滋养根脉,生出静清和雅。
茶席花草,应季写意。「山花野卉,灿然席上,如花在野,自然生动」,<茶席窥美>如是观,甚喜同道。
「细微处见宏大,清浅处见深刻」,那是生活,出于细细感受!
闲事中,生清疏淡远的美,对影修偏,渐渐成熟。
卢仝的<七碗歌>,品了又品,真是妙不可言:闭目合耳润喉吻,观花瞧果破孤闷,净思洁虑搜枯肠,浊尘流俗随汗除,肌骨柔顺,探佚清境,怎一个清风自生?与七碗茶,对禅体道!
湮蹇在<春江花月夜>,已有几周了,不愿移步!任滟滟随波,潮满春江,荡涤纤尘。流连这江天一色,孤月空轮,流霜飞霰,不愿返。
前夜,飘入那<雨巷>,落了丁香,湿了情丝,散了愁绪,「撑着油纸伞」,拢住一段茶香,一缕清凉,江南初春的清愁,锁着淡淡的清芳。
望舒君<雨巷>的清婉,不经意滑过夏日午后的街巷,碎落成满街疏影,飘着芬芳。那一树树,风中飘落的碎花,太阳雨一样,纷纷又纷纷,碎落又飘散,一地的清凉,我的碎花雨巷。
那个秋冬的夜,也有一条雨巷,在记忆里,异国他乡。淡淡清光,湿湿清亮,不见尽头,相连的雨巷,悠长又清凉。穿过不羁地陌生,跌滑在青砖石上,涧起的酒滴,沾了衣裳……
读书,实在于感应,在于清赏。感应,让时空生成香,让寂寂灵魂歌唱。
就如这<雨巷>,飘然而至,落一场碎花雨,又飘散而去,似乎从来没来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雨巷:戴望舒诗选》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