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读后感800字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6年历史,是一部披荆斩棘、曲折坎坷、又波澜壮阔、值得大书特书的序曲。
历史事件充满了偶然性,也汇聚出了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是响应时代需求、顺应民众诉求的结果,也是从创始人开始一代一代执着追求的结果。
创业维艰、执业不易。在丛林法则之下,组织的每一个选择都至关重要,但凡行差踏错一步就是灾难,甚至是毁灭。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大部分人看不清前路,要么靠人领路,要么靠胆量和运气自己摸索。当然,我们运气不错。
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早期发展可以总结创业的几点经验:
1.创意点子是先导。这个方面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2.商业模式是关键。把创意落实为商业模式的是维经斯基和马林,这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以自己的实践经验将创意具体化,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功勋卓著。
3.战略投资者是重要的助力。扮演这个角色的是俄国,为了输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也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了出钱出力的战投,我们也乐意引进这个战投。
4.人才是核心。早期创始人大部分有留学经历,精通外语,能接受新思想,文字功夫了得,熟悉媒体运作,谙熟传播技巧,人脉深厚,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初创组织。当然,随着环境变迁和组织的发展,这一批人的优点也会变成弱点,不适应是难免的。所以人才的梯次培养无比重要。
5.信念才是成功之母。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人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早期创始人中,坚守到云开月明的确实屈指可数。有主动跳槽的、辞职自己创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被开除的,不知道他们回顾过去,是怎样一种心情。
还有那些坚守信仰牺牲生命的创业者,把我感动得老泪纵横。
在这种一言不合就要人命的残酷斗争中,人性的善恶都会走到极致。
这本书最不好的地方就是关键字屏蔽太多,其实大可不必。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建党始末》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