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读后感5000字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电视和上网给人一种热闹的假象,关掉机器后人会感到特别孤独,容易导向忧郁;只有本来就是单人行为的读书,才能把令人低沉的孤独变为自甘寂寞的幽独。
-01-
知乎上有个特别火的提问: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高点赞数的回答,答主的爷爷是一个生于民国的读书人,满腹经纶,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时遭受种种迫害,被抄家、被批斗,流连失所,一年之内搬了30多次家,无非是别人家的杂物间甚至牛棚。
等爷爷年老后,生活逐渐平静了下来,沉迷读书的习惯却留了下来,每天爷爷都会拉出他的椅子,迎着黄昏,端着一本发黄的线装书,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
他已经老了,嗓子干哑,唱腔滑稽可笑,我总是会问他:“爷爷你在做什么啊?”
“读书”
“你都这么老了还要读书啊?”
“书不论多老都要读。”
弟弟妹妹们一哄而散,我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爷爷,年纪轻轻的我渐渐觉得,读书一定是一件神秘好玩的事情。
日子一天天过,我长大了,爷爷却更老了。爷爷离世的前一天晚上,在床上唱了一夜的戏,从《借东风》唱到《空城计》:“我本是卧龙岗上散淡的人,凭阴阳如反掌保定乾坤......”听得满室人戚然。
纵使如此一生落魄,抑郁不得志,在那些暮霭沉沉的黄昏,我苍老的爷爷还是满身祥光。
仿佛身在书中,这个世界就不再是冰冷扁平的的代号,它有了深度、有了宽度、有了温度,也有了表情。
-02-
如果说,一座城的文明,是来源于发展、变化和记录,那么一个人的文明,就来源于行走、阅读和思考。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地区在这一天,或是前后一周都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企业等机构团体也会利用这个机会,做一些赠书、推荐等鼓励人们阅读的现场宣传。
有一句话:“对爱读书的人来说,每天都是读书日。”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不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为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节日而特意买上一本书并且认认真真地读完它;而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这个节日则显得有些多余了,读书日那天,我们在读书,其余的364天我们也在读书啊。
现在网上有许多人都在念叨,小时候被老师要求读鲁迅,不觉得怎么样,晦涩难懂,甚至好像还有错别字,现在回头再读,觉得鲁迅的文章好了。
小时候读龙应台的《目送》,没觉得好,现在离开家乡,与父母聚少离多之后,回过头来读,觉得《目送》好了。
其实读书就是这样,经典是经得起重读的。
读书使人充实
讨论使人机智
笔记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所以,爱读书的女人到底有多美呢?
做一个爱读书的女人
朋友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直言不讳地说,喜欢读书的女人。朋友的眼睛一愣一愣地看着我说,“什么时代了,还这么古板?否,我没感到古板,我就是喜欢读书的女人。因为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可能貌不惊人,但她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幽雅的谈吐超凡脱俗,清丽的仪态无需修饰,那是静的凝重,动的优雅;那是坐的端庄,行的洒脱。
我有一位同学,出身于书香世家,她从小就在做老师的父母熏陶下,读遍中外名著。她长得并不漂亮,但她走在花团锦簇、浓妆艳抹的女人中间,格外引人注目。是气质,是修养,是浑身流溢的书卷味使她显得与众不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对她再合适不过。跟她说话总能使人神清气爽,俗气全无;跟她交往常使人了无城府,阳光灿烂。的确,一个女人,在读过足够的好书之后,她会变得很优秀,因为书给了她底气,熏陶了她至真、至美、至纯的情感,使她变得温文娴雅,善解人意,充满书卷气息。
爱读书的女人是善于思考的人,有思想的人。读书能使人变得睿智与坦荡,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读书能使人修德养性、智慧无穷、目光远大、美化心灵。
书使女人变得聪慧,变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装外表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润。“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
勿庸讳言,一个女人如果不读书,没有知识就会变得无知、粗俗,就会被时代抛弃。即使长相貌若天仙,穿得华贵时髦,而那些物质涂抹起来的面具,终归是浅薄的,再好看也不会长久。相反,只要她喜欢读书,充满书卷气质,即使穿戴朴素,她依然会显得那么高雅雍容,衣服对她来说,只是一种饰品和点缀,只会让她更加美丽,更具风韵。
爱读书的女人,心里有一盏明灯,守得住心灵这个宁静的港湾,始终视书籍为精神的伴侣。她爱听属于自然的一切声音:风声、雨声、浪涛声,犬吠、鸡鸣、蟋蟀叫。听到它们的时候,是心情最宁静的时候,耐得住寂寞,没有争逐的安闲,没有贪欲的怡然。
爱读书的女人,视读书为人生的最大快乐。她沉浸在文字编织的故事之中,用眼睛作划桨开波浪,去寻找遥远的精神彼岸。她没有时间唠叨饶舌,没有时间拨弄是非,当别的女人正津津乐道时尚流行、张家长李家短时,她正陶醉在书的世界里,洗涤自己,充实自己,忧伤自己,快乐自己。好书对于女人,是她们召之即来的永远不倦的朋友。
爱读书的女人,喜欢写点东西。日记里盛满她的心情,是心灵憩息的小阁楼。所有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能在这里得到合理又合情的宣泄,最终使她归于平静、坦然。
爱读书的女人看世界,觉天蓝地阔人美。她把生活读成诗,读成散文,读成小说;把生活读成诚实、友善、自尊、正直、让爱和美充实了自身的心灵世界。对世人,她不装腔作势,不阿谀奉承,总透着一身书卷气、一股优雅味。
爱读书的女人都懂得:人生有风有雨,书是能遮风挡雨的伞;人生有险滩有暗礁,书便是明亮的灯塔;人生有山穷水尽时,书中有柳暗花明处;人生会失去很好的朋友和恋人,书却永远忠诚如一。
爱读书的女人,她不管走到那里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有的女人,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她们比较注重思想性强、有哲理、有深度的书。书提高了她们的人生境界,使她们生活得很充实。这样的女人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有的女人,读书是为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她们喜欢读唐诗宋词,读古今中外优美的散文,在悠悠哉哉的闲适中修身养性,这样的女人像似一首诗,清新素净。
书能够影响人的心灵,人的心灵和人的气质又是相通的。一个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爱、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那就去读书吧。读书足以怡情,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读书足以博彩,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读书足以长才,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读书是女人的修身立命之本。爱读书的女人,配得上世间所有的美。️
(另附本书书单目录)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
第1章 假如爱情
1.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2.灵魂的哲学与诗——司汤达《红与黑》
3.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4.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5.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6.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7.山在那里,你在心碎中微笑——岩井俊二《情书》
8.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9.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10.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11.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12.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13.我深深爱着,我深深绝望着——杜拉斯《情人》
14.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第2章 生命本真
15.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16.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17.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18.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19.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20.被枝丫割破喉咙后的哀鸣——考琳·麦卡洛《荆棘鸟》
21.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22.值得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23.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4.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25.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26.生的寂寞,死的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27.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28.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29.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30.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31.青春恋爱物语——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3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34.战争,让女人走开?——鲍·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3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第3章 诗意盎然
36.天籁微语——泰戈尔《飞鸟集》
37.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38.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39.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0.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第4章 非常生活
41.婚姻的镜子——钱钟书《围城》
42.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43.成长是目的,爱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44.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姻——老舍《离婚》
45.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46.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47.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48.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49.棘心夭夭,母氏劬劳——苏雪林《棘心》
50.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1.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52.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53.女性的历史神话——徐小斌《羽蛇》
54.活着的骄傲和哀伤——余华《活着》
55.绝唱——史铁生《病隙碎笔》
56.物语人生——紫式部《源氏物语》
57.最珍贵的尘土——康·帕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58.以宽容的名义——房龙《宽容》
59.痴迷的“罪过”——毕飞宇《青衣》
第5章 修身修为
60.清净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林清玄《林清玄散文集》
61.音乐只为聆听而存在——肖复兴《音乐笔记》及续篇《聆听与吟唱》
62.性之所至——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63.发现艺术的神韵——傅雷《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64.重温儿时旧梦——鲁迅《朝花夕拾》
65.做一个会看电影的女人——毛尖《非常罪 非常美》
66.让时间STOP——彼得·梅尔《普罗旺斯系列》
67.在艺术中散步——宗白华《美学散步》
68.幽默闲适的人生艺术——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69.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70.用身体思想,不是用身体写作——艾云《用身体思想》
71.心灵的处方——毕淑敏《拯救乳房》
72.人与神大胆对话的宣言——但丁《神曲》
73.绝对性行为——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第6章 童话信仰
74.记住,你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安徒生《安徒生童话》
75.关于生命和爱的寓言——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76.月亮没忘记——几米《月亮忘记了》
77.接受爱的洗礼——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78.追寻那只幸福的青鸟——梅特林克《青鸟》
79.理想的人性是神性——沈从文《边城》
80.静谧人生——梭罗《瓦尔登湖》
第7章 一生之外
81.红楼女儿国——曹雪芹《红楼梦》
82.开始人生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
83.让世界在清晰中呈现——乔德坦·贾德《苏菲的世界》
84.有哲学灵魂的女人——罗素《西方哲学史》
85.尊重所有的追忆和过往——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86.狐媚多情,人间志异——蒲松龄《聊斋志异》
87.批评的力量——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
88.灵魂的低吟浅唱——周国平《人与永恒》
89.开始反思吧——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90.照亮人类的归途——《圣经》
91.理想主义者的理想——歌德《浮士德》
92.你不可不知的政治游戏——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第8章 聆听身体
93.今夜,你梦见谁?——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94.另一种女人是致命的——王尔德《莎乐美》
95.你有那与众不同的光?——保罗·科略埃《十一分钟》
96.通过身体去思考——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97.女权主义的“圣经”——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98.膜拜身体行为——海蒂《海蒂性学报告》
99.好女人是男人心灵的绿洲——卡耐基夫人《写给女人》
100.真实的自我——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女人一生的读书计划》读后感_5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