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女:监狱里女同性恋者的情感》读后感1200字
《邹家女:监狱里女同性恋者的情感》讲的是一个延续了两代人的多对女同性恋者的故事。
首先,是女一号张雨荷与女二号邹今图的女同故事,女监里两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心灵紧紧贴在一起,此爱绵绵无绝期,大墙相隔不分离。
其次,是张雨荷向邹今图示爱之前,邹今图与“旧欢”黄君树的女同故事,两个遭遇像镜像一样的人彼此索求,抱团取暖。
再次,是邹今图的母亲金氏与邹家收留的留玖之间的女同故事,留玖对金氏而言亦仆亦友,是她在邹家面临重重危机时咬牙支撑,成了维系邹家两代人的纽带。
我们今天能够读到女同性恋者的故事,应该感谢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社会对同性恋者认识的进步:同性恋者从流氓(犯罪者)变成精神病患者(病人),再由精神病患者变成与多数人有所不同的正常人。
今天,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同性恋者被当做流氓抓起来,也不用担心同性恋者被当做病人抓到精神病院。ta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如果仅仅把这本书当做是一个女同性恋者的故事,那显然不符合作者的本意。这本书也是一群女人反抗命运的故事。
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一大批受尽苦难的女人,她们被命运裹挟着,冲向没有目的地的远方,撞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张雨荷在文革中因人告密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在她的现行反革命罪行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恶毒攻击伟大旗手江青同志。”几句悄悄话给女一号带来二十年的牢狱之灾。
邹今图的母亲金氏在“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岁月中,被划为漏网富农,成了专政的对象。在“大跃进”造成的大饥荒中,漏网富农的女儿邹今图,因社队的一头牛饿死而主动替母亲担责,背负着“阶级报复”的罪名而被捕。
在那个荒唐的岁月,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草民,尤其是那些被打入另册的政治贱民,就像一只蚂蚁,随时可能被一脚碾碎。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对这本书中人物的命运就很难有清醒的理解。
那么,书中的这些女人是如何与命运抗争的呢?
我们知道,人是情感动物,人人需要感情的抚慰,女人犹甚。
书中出现的那些女人,特别是身陷囹圄的那些女人,情感生活处于被剥夺的状态:
她们做为罪犯,作为阶级异己分子,作为人民的敌人,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被鄙视,被歧视,被边缘化。她们不被他人需要,没有爱和被爱的权利。他们只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的接受“改造”,甚至女囚犯之间的正常交往都被视为勾勾搭搭,要受到处罚。她们的情感生活一片沙漠。
在这一片情感沙漠之中,有的人不向命运屈服,试图重塑自己的人生,争取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她们抗争命运的外在方式就是女同。
同性恋的意义在于:在一个被歧视的环境中,同性恋伴侣之间地位是平等的;在一个被鄙视的环境中,同性恋伴侣是彼此需要、彼此依赖的;在一个没有异性的环境中,同性伴侣之间爱与被爱的权利是唯一可以争取的。
在一个封闭的、没有男人的雾霾世界里寻求情感阳光,这大概就是她们生存下去的意义所在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邹氏女:监狱里女同性恋者的情感》读后感_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