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讲》读后感1300字
我再来为没有太多时间读清史的书友推荐一个记住清朝12位皇帝的方法。由于一年刚好12个月,为了方便记忆,姑且按照“按季度分组、按月份轮值”的方法来进行记忆。
一季度的要点是“开国皇帝”,三个皇帝都跟“开国”有关。一月当值努尔哈赤,1616年称汗建立后金,史称清太祖,“开国”皇帝名号毋庸置疑。二月当值皇太极,1636年将后金改为大清,这个才是名副其实的清朝,元旦虽然也叫新年,但在中国人的传统里,春节那才叫真正的新年,十二属相那可都是在春节交班的。因此皇太极是清朝的“开国”皇帝。三月当值顺治,顺治元年(1644年)满清入关,人家顺治可是第一个入住紫禁城的清朝皇帝,从此开启统治中原二百多年的历史,归入“开国皇帝”一组也应该算是实至名归吧。
二季度的要点是“康乾盛世”。当值的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三人累计在位一百三十余年,占了整个大清朝的小一半,是大清朝最为辉煌的时期,关于他们的故事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在此不再累述。
三季度的要点是“家道中落”。嘉庆、道光、咸丰三位皇帝同属这一时期,总趋势是大清朝开始走向衰落,但三人命运特点又各不相同。七月当值嘉庆属于“没本事、有人品、运气好”;八月当值道光属于“没本事、有人品、运气差”;九月当值咸丰属于“没本事、没人品、运气差”。“没本事”是这一时期三个皇帝的共同特点,否则也不至于江河日下、家道中落。说嘉庆“有人品”是因为他一生勤政,而且一亲政就抓了大贪官和珅。说他运气好是因为好歹在他任期内没有什么“耻辱”的记录,而且他继承帝位一帆风顺无人竞争,此外他两次遭遇宫变都毫发未伤,不能不说运气不错。而说他儿子道光皇帝也属于“有人品”,是因为他不仅勤政而且勤俭,连皇袍都打补丁。不仅如此,当得知大臣打个补丁只花了七钱银子而他的龙袍花了四十两银子后,敕令严查内务府。但他的运气就不咋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又是赔款又是割地的,这些账都算在了他头上。如果说嘉庆、道光两个皇帝还只是能力差人品还算行,咸丰皇帝则是能力差、人品差、运气差的“三差”皇帝。咸丰元年(1851年),他刚刚即位就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并迅速蔓延,从此国无宁日。咸丰六年(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力日衰。面对内忧外患,他一筹莫展,居然沉湎声色,选招大量秀女入宫,并且违背了汉族女子不得入宫的祖训,纵欲自戕。在他众多的妃子中有一位姓叶赫那拉的,称作玉儿,就是后来的慈禧,最终将大清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四季度的要点是“凄风苦雨”。十月当值同治、十一月当值光绪、十二月当值宣统,三位皇帝没有一位过上好日子的。同治、光绪两位皇帝不仅要面对大清朝走向衰败中的各种难题,还要生活在慈禧老佛爷“垂帘听政”的阴影下,日子过得如何可想而知。光绪皇帝更是因为“戊戌变法”失败而做了半辈子的牢,并在慈禧死亡的前一天死去,这样的皇帝用“凄苦”来形容实不为过。最后一位宣统皇帝溥仪,在位三年基本上有其名无其实了。
以上清朝12帝“按季度分组、按月份轮值”属戏分,全为方便记忆,不可认真。周华文的这本《清朝十讲》不错,给好评[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清朝十讲》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