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日记之聚义厅》读后感800字
一部水浒,施耐庵下笔太狠,机关算尽人心险恶,天高皇帝远又能怎样?依旧土霸王的权术阴谋,远离江湖纵情山水自在了?到头来逃不掉的命运。在这里,社会闲杂人等,名门之后,一方员外,偷鸡摸狗之辈,最终都上了梁山。
上了又怎样,这不是桃花源,也做不了小国寡民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美梦,他门的归宿也毁了苦难百姓的希望。看来,英雄好汉活得太久,故事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总会大海汇流落入俗套。
水浒,越读越惊,惊的是好汉与英雄的差距,这里的108位好汉,只有一位是英雄,曾经的打虎英雄。作者偏爱一人,前70章到108位归位排资论辈之时,用了10章写武松。他的快意恩仇,杀起来就是满门,一路杀了出来,说出来也可笑。最初因误以为打死一个人而避难,最终满手人命后归隐。
读了水浒,多数人都想写一些,怪作者太隐晦,许多写不上台面的都不愿意写,如史家春秋笔法般曲笔。他不愿意写,读者有所感,自然要说出来,于是仓土借书里的250性格李逵写了。
李逵在水浒里是个奇葩,仿佛光长个子不长脑子的人物,施耐庵也借用这个250的口说了许多大家心知肚明却又点头暗笑的话。宋江有两跟班,一戴宗二李逵,好用。
李逵的确不是好汉,而是个神经病。他杀了扈三娘一家老小,劫法场时爱砍平民百姓,也将知府的孩子摔成肉泥,还吃人肉。也就这样一个蛇精病在乱世最为潇洒自在,他只要眼前痛快
宋江与晁盖的确不合,宋上山后便拉党结派将晁的威信逐渐打压下来,江湖人都识及时雨宋江,卖他情面,对于先前的王伦都是小肚鸡肠评价,晁盖没有标签。这类人在皇权社会迟早被火拼掉。想到陈友谅杀徐寿辉,老实人坐不了头把交椅
当然这本书,也只是仓土为了写读书感想而所构造的另一类梁山生活,后面也明显想不出来了。
对于其中许多人物,也有可以与原著对应起来,不写了,要吃饭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李逵日记之聚义厅》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