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变态心理学》读后感_900字

《变态心理学》读后感900字

此书的优点就是,不是学术书,而是概念书。明白概念之后提供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当中有生活的有电影的总的来说是看得明白的,熟悉的,关切自身的。看完之后,感觉明白了很多,很多启发,但没有那种看学术书那种,看完就以为自己懂的感觉。如果说1“掌握”2“了解”3“碎片化的道听途说或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懂一点”,那么这本书的意义就是有效的帮助读者从3到2的阶段。
此书的启发是:第一,先天基因决定,最极端也是父母双亲都有心理疾病和恋生兄弟姊妹,也只有46%的概率;就是说,如果后天有足够的环境,即使在这种看起来必然会得心理疾病的人也超过一半的几率可以健康的过一辈子。而非直系家族遗传的基因影响只有3%,就是说一般人其实想有病也很难的,所以此书要说的还是后天的教育与遭遇是病发的决定因素。第二,《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所以每个人其实也或多或少有心理疾病的诱因;就是说,每一个现在看起来的正常人有一天要是不正常了,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总会找到一个合理的导致一个人崩溃的理由,而这本书更多的理由是归咎到童年的人格建设里面。在我的人生经历当中,几乎没遇到过童年是完全健康完美的,或多或少都有很多伤痕;所以我们应当感恩,为我们正常而感恩,因为基本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理由不正常。第三,《圣经》说,因亚当一人犯罪却要世人都有罪,这个结论很多人很难接受,但事实上,此书中的病人之所以患病,都是原生家庭的环境影响导致童年人格的建立不健全。我们若接受这个论点的话,就可以理解,除了那极端的46%的情况,甚至即使是这46%,他们都只是受害者而已,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完全可以健康成长,只是他们不幸的出生和成长在不幸的家庭,且不幸地遇上能让他更不幸的走向。就是说,是父母的无知导致悲剧的发生,这悲剧甚至不是一件事,而是一条生命,不是死了的悲剧而是活着的悲剧。这样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圣经》中的,亚当犯罪,但世人都是罪人;不是说这些罪人没有罪,全赖亚当就好了,而是我们无法挣脱的事实——即使我们的罪因是身不由己,但我们的罪果是咎由自取。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变态心理学》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