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800字
今年第37本。好早前看完的,选这本书的主要原因是一道小升初题目,问36计第4计是什么?所以拿来看看。
有意思的是,听完了这里的“借刀杀人”计,去听明朝那些事儿,等着讲袁崇焕被杀的那段,当年明月对于袁崇焕的死也做了判断,说其他书里讲的袁崇焕因被太监所害推理有误。这“其他”书上出现的情形,就出现在了这本书里,后苏连营里的《中国通史》,说的也跟《三十六计》雷同,但是当年明月分析的也不无道理,凭当时崇祯帝的聪明才智,肯定不会被倆出逃回来的太监蒙骗,如果真信了,估计也是什么“好事”全让袁崇焕赶上了。
三十六计中,还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计谋。其中,最难忘的是“关门捉贼”,讲的就是“长平之战”——电影《麦城》的取材背景,战神白起一夜间活埋赵括数十万赵兵,拿电影里形象的话说就是,到后来,刀砍得都断了,戟戳几下就拔不出来了……这一切归罪于赵王阵前换帅,让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挂帅,轻敌被白起一网打尽,白起坑杀降兵数十万,最后自己也没有个好下场。一场战役,出了个“纸上谈兵”的赵括,让赵国数十万盼丈夫凯旋的妇人成了寡妇。好在白起还有点人性,放了15岁以下的孩童。
另两个印象深刻的是“笑里藏刀”和“以逸待劳”(试题中的第四计),印象深刻原因是书中的例子。书中有很多例子选自《三国演义》,而这两计直接关系到了蜀国的衰败。“笑里藏刀”使关羽大意失荆州,父子俩丢了性命,而因为关羽的死,张飞性情大变,睡梦中被手下兵士所杀,接连发生的种种,不懂兵法的刘备亲自讨伐孙权,被别人“以逸待劳”,耗得兵士士气全无,最后被火烧连营,落得个白帝城托孤……
以逸待劳也好,笑里藏刀也罢,这些仅是计名而已,真正令人影响深刻的,是他背后深藏的那一段段情感,袁崇焕的爱国之情,《麦城》妇女对亲人的挂念之情,刘备心中的兄弟情,被情所动,才让人刻骨铭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十六计(中华国学经典)》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