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全解》读后感1400字
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风格独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诗之意阔,词之言长”。
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以晏殊、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南宋时期。风格流派以婉约、豪放二派为主。婉约派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怅;豪放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
品味宋词作家深深浅浅的笔触,品味宋词词曲的婉转妙韵,宋代著名的词作家的灵感汇集在这里,演绎出一场词的盛宴,词作在这个时期因为许多著名的词作家而风靡到现在。
也许,您是一个很成功的实业家,但您对古典诗词能有几多的体验!也许,您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但您心中能容下几多的林壑深谷!《宋词三百首》,一部承诗启曲、绝唱千古的长短句总集,铸就诗人风骨,画家睿智,词人情韵,欣赏名篇佳作,领略隽永神韵!《宋词三百首》所选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充分体现了宋词的总体风貌和发展水平。这些词作在内容上有歌颂大好河山的,有抒发爱国情怀的;有人生感叹,有闺阁柔情;有田园闲情,有咏物托志;或豪放,或婉约,或清丽,或幽怨。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对宋代社会发展、各层人物的命运有所了解。
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豪放派两大类。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象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
清浅岁月,吟一首千古绝唱,谱一曲地老天荒,任和风细雨的思绪如烟花般绽放,在最美的文海飞翔。墨海行舟,拈一阙诗词悠香,伴一缕清梦绵长,轻握岁月如絮的时光,任清浅妆点精美的篇章,一世流芳。文海阡陌,拾一行婉约宋词,携一卷优雅唐风,纤指轻舞,任款款深情沉醉于优美画卷,一生珍藏。琴韵幽篁,百转柔肠,只为千年的等候能换取今世的十指相扣,让翩飞的心儿少一些彷徨少一些迷茫。[爱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宋词三百首全解》读后感_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