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未来:如何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中制胜》读后感2900字
觉得特别的开阔眼界,特别的适合大佬和政府机构看。全部是书摘的书评[偷笑][偷笑][偷笑]:
1,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必须了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土地和住房成本,各种设施功能,以及城市未来10~20年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了解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目标、消费时间、消费地点和消费方式,必须清楚开办公司和开展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法律和便利程度。
2,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行业转移的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的要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劳动成本、教育培训、基础设施、物流、本地供应、大型城市消费者市场、有利的双边和国际贸易政策,以及所在国的投资激励政策。
3,每个城市都希望获得经济增长,但能否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关键取决于这些城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我们在本章总结了11种区别特征,它们分别是:城市或城市区的规模、人口特征、物流运输、激励政策、产业集群、供应链、中央政府政策、社会稳定性、政治和民事管理、教育水平和商业力量。
4,每一个都市圈都有独特的人口特征集,其中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口、收入、年龄、教育水平、职业、种族和语言。不同行业的企业要有效经营,必须具备独特的人口条件。例如:
·高收入家庭数量较多的都市圈可吸引高端产品零售商。
·具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口居多的都市圈可吸引保健产品提供商。
·拥有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和人才优势的都市圈,可吸引注重研发投资的企业。
5,城市区只有提供有竞争力的供应链优势,才能成功吸引目标企业入驻。
6,跨国企业需要人力资源,这些员工的家人需要舒适的生活、良好的教育、完善的福利以及持续的智力和创造性交流。7,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购买我的产品的潜在人口规模有多大?消费者的平价收入水平如何?这里的中产阶级是否正在发展壮大?能否通过广告营销定位顾客?在此经商需要遵守哪些法律法规?有哪些约定俗成的商业做法?本地经济前景如何?是否持续增长或至少保持稳定?应当在这个国家选择哪个城市作为开展业务的桥头堡?
8,真正的主角不是城市而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具有选择城市的财富和实力,它们的选择最终决定着哪些城市会走向繁荣和发展。
9,假设通用汽车要确定资金分配比例,以增设在不同城市的经销商数量,那么它应当了解城市的哪些方面呢?我们认为这家企业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该城市的预计经济增长率
·人口增长率
·车辆人均拥有量
·中产阶级规模
·该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
·是否具备经验丰富的汽车经销商和销售人员
·相关的社会政策和环境法规
·当地银行信用和购车贷款情况。
10,在选择准备投资业务的城市时,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会影响企业的评估。这些因素即企业的招商因素,它们可以分为软条件和硬条件两大类。硬条件可以通过较为客观的标准加以衡量,但软条件则代表着城市的主观特征,不大容易进行衡量。
硬条件
·经济稳定性和增长率
·生产率
·成本
·地产行业状况
·城市的支持服务和网络
·交通设施状况
·战略地位
·招商优惠措施
软条件
·利基市场开发
·生活质量
·专业人才和劳动力水平
·文化
·人际关系
·管理方式
·灵活性和动力
·与市场相关的职业化水平
·创业精神
11.例如,正式考察可以帮助管理层了解城市的接纳程度、表现、承诺水平和办事机构的响应时间,而暗访则帮助企业更隐蔽地观察城市的日常活力。
12.一些基本概念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企业是如何选择投资目标城市的。首先,在买方眼中每个竞选城市都代表一组优惠条件,这些条件会随着决策类型的不同表现各异:
·生活基地:强调家庭成员的工作机会、教育水平、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
·生产基地:强调劳动力水平、劳资关系、税率、土地成本和能源供应。
·供应基地:强调必要的资源和零部件供应商、可支持高效生产的系统。
·服务基地:强调本地和地区市场的购买力和零售渠道、相关劳动力水平、IT行业标准以及可用的服务网络。
·物流基地:强调国内销售和产品出口的储藏和运输能力。
·会议中心:强调服务方面的设施、能力、便利程度、水平和成本。
其次,企业对于哪些城市更有吸引力会有不同的看法。每个公司对评估标准的选择以及对各个标准的衡量和重视程度各不相同。
13.后期行为,不幸的是,有些城市直到最近才意识到后期服务的重要性。以前它们根本不重视这一点,结果导致投资者纷纷向其他城市转移业务。
14.基础设施包括最基本的服务,如供水、垃圾处理、供电、警察和消防、医疗机构、学校,等等。缺乏这些必要的服务,城市肯定无法成功吸引大中型跨国公司。
15.城市是否具备其他优势以吸引随企业一起迁移的管理人员和高科技工作者呢?换句话说,企业的人才愿不愿意在你这里生活?城市能否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是否具备公园、体育、餐饮、节日、博物馆、表演艺术等令人愉悦的精神文化设施?
16.提倡正能量:如果媒体经常关注负面新闻,如破产、犯罪、破旧的学校、基础设施不足、居民迁移和污染问题,城市的形象肯定非常糟糕。底特律就是一个掉进媒体漩涡的城市。经过长期接受对城市拖欠款项、犯罪率和破产的负面报道,企业、投资者和游客对汽车城已经到了闻之色变的地步。如今,这个城市正在努力改变,鼓励媒体做出正面报道。
17.本书作者曾在北京生活过14年,这里的居民除了有哮喘和一些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实际情况根本没有那么糟糕。不过媒体一向都喜欢夸大其词,北京的污染问题对招商来说也确实是个不利因素,即使其他方面存在优势也会让企业在决策时三思。
有鉴于此,城市营销者必须和媒体密切合作,商讨如何积极应对负面形象,学习成功的营销经验。城市应当与新闻工作者和媒体机构定期对话,在沟通中做到坦诚直率毫无保留。
18.城市需要的是精明能干的管理者、企业领袖和明星人物。可惜的是,很多城市被邀请参加国际商业活动的管理者和政府高官水平都非常低下,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被委派管理国际一流城市的招商部门,这简直太荒唐了。水平低下的官员根本无法和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管同日而语。这些官员根本不懂企业经营,却敢大言不惭地吹嘘什么双赢战略,殊不知同台的企业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你死我活的真实商战。因此,如何提高商业代表的管理能力对目前很多城市来说都是当务之急。
19.麦当劳需要电力、自来水、垃圾处理、街道和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
市民希望政府修建街道、公路、桥梁、下水道、机场和港口,是因为私营企业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
20.中央政府应努力帮助国内城市和企业,为其提供商业支持服务、研发资金、税务减免、战略贸易协议和创造公平贸易环境,以此方式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21.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佛罗里达大街是整个城市的商业动脉,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此休闲购物。每天约有100万人来到这里消遣.
22像可口可乐和IBM等跨国公司,都是以善待员工以及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环境保护而闻名的,并且因此获得了很大回报。实际上,这些企业都把此类活动视为成功实现长期目标的推动因素。
23.全球经济增长是由消费、贸易以及大中型跨国公司对产品服务的投资推动的,并不是小型企业推动的。
24.全球营销者必须成为地理学家、人类学家、人口统计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企业管理者,这样才能在全球文化和经济发展领域表现各异的城市市场中成功经营业务。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成为城市地理营销大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营销的未来:如何在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市场中制胜》读后感_2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