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著名战役》读后感1500字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看完,觉得不怎样,只想给二星,不想推荐书友阅读。也不想写读后感。但似乎有一种强迫症,读完要写一篇东西才舒服。重要的是,突然意识到,二战十大著名战役,没有中国什么事?
从我受到的教育出发,我觉得这是不妥当的。都知道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都知道中国是二战中四大主战场之一(其他分别是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都知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十大著名战役中中国一次作战都不能入选?8年抗战难道没有一次战役堪称著名?
经查资料,网上有关于抗日战争的十大战役: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太原会战。从时间看,处于二战期间的战役有:长沙会战、桂南会战(1940.1-1940.11)、上高会战(1941.3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1945.4-1945.6,日军参战10万人,伤亡2.7万,日军战败)。
其中,长沙会战,1939.9-1944.8,共四次,前三次会战日军均失败,第四次日军攻陷长沙。拖住日军总计66万人次,伤亡10万余;缅北滇西战役,1943.10-1945.1,拖住日军30万人马,减轻了盟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从参战规模、投入兵力装备、伤亡人数,时间跨度、惨烈程度,对战局影响等因素看,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两次战役,我觉得入选二战十大著名战役没有问题。就是从全面性来讲,也是应该入选的。
从铭记历史的角度,从教育后代的角度,从反法西斯战争全面性的角度,都应该有中国的至少一次战役入选。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二战十大著名战役,居然自己8年抗战的重大战役不编进去,说不过去。从这里也看出,我们这些编者、出版者只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立场!
由这个问题延伸出来,我感觉历史真的都是强者书写的,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啊!1942年1月1日,以美、英、苏、中领衔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要全力对抗德、意、日法西斯。这样,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就形成了。关键时候,可以看出那只是一纸空文。由于苏联没有公开对日宣战,斯大林不愿意与蒋介石会面,1943年美、英、苏、中四国领导人会晤,不得不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在开罗举行会议;然后11月28日至12月1日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举行会晤期间。
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讨价还价,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减轻苏联红军在正面的压力,却无视中国抗日战争拖住日本,已经正在为苏联红军减轻压力。
随后的两次重要会晤,美、英、苏首脑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黑海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会议。这时,大家都忘了中国,都没有再来一次德黑兰会议的前奏,与中国领导人会晤一把。相反,令人气愤的是,苏联竟然提出出兵日本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等。美英默许之。这些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利益。
后来1945年7月17日到1945年8月2日,美、英、苏3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也基本没有中国什么事情。幸好会议期间,7月26日发布了“美英中三国政府领袖公告”(史称《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重申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必须实施。
中国抗日战争确实付出巨大,虽然最终胜利,但对整个二战的战局影响确实不如美国和苏联。所以话语权当然要弱,甚至几乎没有。雅尔塔会议中损害中国主权的事就是明证。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有作为才有地位。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此话常常得到印证,一点不假。虽近乎残酷,但却是事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