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史记(第六卷)》读后感_1200字

《史记(第六卷)》读后感1200字

复仇之矛——伍子胥

手,不停地举起,鞭,用力地挥下,一次又一次,面目狰狞,用尽毕生的力气,而鞭打的对象,却是一副尸骨,更准确的讲,是前楚王的骸骨。校场上,刀枪林立,吴国数万大军,静静看着他们的将军发疯似的鞭打着世仇的国王,心中快意;台阶下,驱赶来的楚裔贵族,看着先王受辱,本该义愤填膺,却噤若寒蝉,瑟瑟发抖,恐怕转眼这将军就把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整整三百鞭,整整一个下午,将军如入魔障,先是发疯的鞭打到声嘶力竭,然后突然地跌坐在点将台的地上,双目空洞,呆若木鸡,与先前的疯狂判若两人,然而鞭子依然紧紧地攒在手中。烈日当空,三军依然静悄悄站立,俘虏依然惊恐地跪着,没人敢稍微移动。

双目已然没了泪水,早在父亲受罪下狱的时候就流尽了,也许是在父兄被双双处死的时候,也许是在三族被那个昏庸的楚王尽数屠戮的时候。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从此以后,他只有血,一腔流淌着楚国却忠于吴王的血。他的泪,流尽在楚国,他的血,必将奉献给吴。

十六年前,楚王听信谗言,降罪伍氏,父亲屈辱下狱,然而忠臣之心可昭日月,明明知道楚王要一网打尽,还是让自己和兄长听诏来郢。父亲尽到了作为臣子的忠,兄长完成了作为儿子的孝,而他,却一定要了结一个家族的仇。从此,他的谋略,他的忠诚,他的毅力,铺成一级级阶梯,通往仇,躯体在宋吴往返奔波,而灵魂,却始终匍匐在仇的脚下,一生为奴。

故国可以出卖,肉体可以抵押。为了终结仇,他的尊严,他的声誉,他的爱恋,统统都可以不要;为过昭关一夜白头,衣衫褴褛乞食于闹市,为世仇出谋划策;他磨砺,他隐忍,他决绝,带领敌国的军队扫荡自己的故国,而他,只为了完成那一个动作,化身一道鞭,抽打那个昏聩的王,而这一切,他——心甘情愿。

他的仇,滋生于谗言。是谗言,刺透了父亲的忠,刺透兄长的孝。而他,也必将被谗言所刺透。

王座,高高在上,受万千膜拜,然而王座附近的空间又是那么的狭小,狭小到无法容纳两个人,容纳些微的情谊,即使是亲密无间,曾经同病相怜奔逃出楚乞食于吴的战友。鞭楚二十二年后,恩赐来源于吴宫,一把剑。

他终于感受到了当年父亲的处境,他必须用这把剑了结自己的一生,或者跟上次一样,仓皇出逃。而这一次,剑,横卧在颈上,他没有选择逃亡,那一段仇,已经耗尽了他一身的气力,当然,相比父亲,他没有让儿子为愚忠丧命。

他的仇,鞭打着一位王,而他的遗言,又将鞭打另一位王。他让手下食客把自己双眼挖出,悬挂于吴宫城楼,他要亲眼看到越军攻破吴宫的那一天。逆来顺受,他屈服于吴王的鱼肠剑,却用遗言来延续生前的叛逆。

伍氏胥,为父兄族人之仇,叛国投敌,终三百鞭于楚王;夫差报父仇,围勾践于会稽山上,缉仇人于座前,牵马执蹬;勾践报围城之仇,十年卧薪尝胆,执剑灭吴,争霸天下,却终为楚所灭。

车轮向前,车辙在后,辙迹尚在,而仇却依然在奴役着一个又一个不甘的灵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史记(第六卷)》读后感_12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