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3500字
世界再大,我有诗和远方
题记:人生就是一场一个人的旅行,即使走得再远,但我们终须停留,为一个心中的远方,撰写最绚丽的诗篇!
从《北京青年》的热播,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走红,近些年来,“旅行”一词就像网红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诗和远方”从此成为了一众人心中追求和向往的世外桃源。
曾几何时,我也曾按捺不住这一颗躁动的心,期盼能够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还渴望可以过上那种边旅行、边工作的生活:写写游记,换点稿费,不用多,够养活自己就行,每天走走停停,生活中有美景相伴,有最爱的文字激荡心灵,这是多么舒服和惬意。
只是,这样的生活从来只能是想想,因为我一直相信自己没有那样的勇气,也没有那样的本事,可以一个人独闯天涯、流浪远方。对于那些未知的城市和风景,我的心中多少还是存有恐惧的,因为不知道那里是否有危险,万一遇到了坏人,我无依无靠的该怎么办?
小的时候一直很缺乏安全感,也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有没来由的恐惧,害怕写不完作业被老师罚,害怕打碎了杯子被妈妈骂,害怕姐姐出去玩不带我,害怕的事情总有很多很多,可最终,我担心的事情却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长大了以后依然有很多恐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事情的增多,慢慢的可以平心静气,慢慢的明白了一些道理,知道安全感不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而是只能自己给自己。当你足够强大,就会发现,原来的恐惧是多么的没有必要。
而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在大二那年的暑假终于姗姗来临。跨越了三千多公里,终于来到了让我一直心心念念的广州。
广州,原来它只是地理课本上的一个城市名称,可自从高中开始它进入了我的世界,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我唯一的姐姐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的为了梦想而奔赴了那个城市。当时,只记得,这是一个让全家人都悲伤了的城市,因为,那是生命中第一次,我们的四口之家有了真正意义上长距离的分散。
那个时候,我和姐姐也第一次有了隔阂,因为还不能够完全理解她为什么非要违背父母的意思。只记得,姐姐走后,母亲在很多个日子里都不开心,有时候她还会在夜里一个人偷偷的哭泣,我不知道那是母亲对女儿的担心与思念,却一直觉得这都是姐姐的错。
于是,我写了很多责怪她的文字(那些文字现在早已被我付之一炬),我和她说很少的话,甚至有一次她从广州回来,主动要和我拥抱,我却冷冷的拒绝了,可是姐姐却并未生气,她只是笑着,说我幼稚。现在想想,确实是很幼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这是姐姐自己的选择,她有权利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反而是父母没有权利干涉,我也没有。而身为她的亲人,我们只能祝福她,愿她在那里一切都好!
后来,姐姐在广州的确是越来越好,家里的生活因为她而有了很大的改变,父母终于接受了她去广州工作的事实,我们的联络工具也从最初的QQ变成了电话座机,又变成了手机,我和姐姐的话又多了起来。看着她从广州邮寄回来的相片,听着她在电话的另一头对这个城市的描述,听着她在广州终于找到了真正属于她的生活,我在替她高兴的同时,也开始对广州这个城市有了向往。
所以,当姐姐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大学到广州来读”的时候,我无比欣然的同意了。
小的时候,我就是姐姐的小跟班,她走到哪里,我就追到哪里;她喜欢唱歌,我也跟着学唱歌;她喜欢一本又一本的写歌词,我就买了一本又一本的日记本;她喜欢写作,我也就开始尝试编故事……在那些一起与姐姐成长的日子里,姐姐并未刻意,却对我有了深深的影响。
于是,她去了广州,我也就开始期待着可以早日与她在那里相聚。可是,天不遂人愿,高考失利,我最终还是没能赴上那场广州之约,不得不留在北方上大学,可却也因此对广州有了更深的期待,我想,毕业后我是一定要去广州工作的。
为此,我在大二的时候,特意一个人千里迢迢,跨越了千山万水,飞去了广州。那个时候,我竟是一点都没觉得怕,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就几乎跨越了整个中国,从最北端来到了最南端!我一个人,第一次做飞机,第一次挣脱了父母的怀抱,出来见世面了。
当飞机终于在广州落地,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走出机场的那一刻,我无比兴奋,我感受到了广州的极大“热情”,我第一次毫无顾忌的和姐姐拥抱,久违后的相见使我们都格外喜悦,我看着眼前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但我就是知道,未来我将会在这里大展拳脚,奋斗终生。
因为飞机到的晚,那天姐姐带我在华辉拉肠(广州本地快餐店)胡乱的吃了一顿晚餐,就此开启了我第一次的广州之旅。
我第一次知道这世上有一种粥叫做艇仔粥,第一次知道原来醋还有红色的;第一次去了越秀公园,看了五羊石雕,观赏了镇海楼;第一次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闲逛,看到了无数种不知名的植物;第一次去华师、去暨大,听那里的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讲出了和我们一样的烦恼;第一次拍了无数张的照片,第一次因为拍照而笑僵了脸;第一次去膜拜了小蛮腰,被双子塔所震撼……
后来工作了以后,机缘巧合的,公司要接待一批老顾客,还是由我担任的导游,细细的为顾客们介绍了一次花城广场,那篇讲稿我背了几天,可最终却没用上几句,因为,后来我发现,大家去拍照的热情明显的高过了对于设计理念和奖项的关注,于是,我就变成了一部移动相机,他们指哪儿,我拍哪儿。
现在已经在广州工作几年了,去爬过白云山、游过珠江、参观过红砖厂、去过几次沙面,也带着家乡来的朋友重新去玩过云台花园,走过小洲村的古道古桥……连着广州周边也有不少地方都已经去过了:在从化的溪头村戏过水、摘过韶关南雄的银杏叶、在江门的古兜温泉沐浴、吃过顺德的大盘菜……也曾一个人,或者约上三五知己去到远一点的地方自由行:摸过桂林的象鼻山,体会过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在阳朔西街的清吧喝过酒、在一家已经忘了名字的店吃过啤酒鱼,在杜莎夫人蜡像馆里和偶像合过影,在澳门的大三巴一路吃到撑,也在丽江期待过艳遇,恰巧经过看见了白孔雀开屏……
随着年岁渐长,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千城一面的感受也越来越深,对广州的一切也已经全然没有了最初所见时的热情,但内心里却还是有对这个城市说不出的感情。
这几年来,好多次被问起,“你为什么要来广州”,甚至今晚在地铁上还被问起过,我再一次重复了那个已经回答过无数次的答案:因为亲情,因为想要一家团圆。
姐姐当年执意来广州,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打算,为了要一家团圆,所以我来了,想着以后可以把父母一起接过来,我们要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可是,当我过来了,父母也过来了,姐姐却是嫁去了福建。终究,我们的团圆梦未能实现,可是,我却再也离不开广州了。
曾经也迷茫过,姐姐不在这里了,父母又再次回了老家,当广州就只有我自己的时候,我慌了,我怕了,突然无所适从了。想起了大学时的男朋友,因为毕业后所要去到的城市不一样,我毅然的和他分了手,他当时问过我:“为什么你姐在广州你就一定要去广州?”
是的,为什么?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以前从来都未曾迟疑过的自己,如今却迷茫了。如果是为了亲情,那如今她已经离开这座城市了,那是不是我也要跟着离开?
我真的离开过,辗转了几个城市,搬了几次家,甚至辞了职、失了恋,当我一无所有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却是要快点回到广州,因为,我发现我已经离不开这里了,因为,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是安定的,只有在这里,我的心才是快乐的。
说不清楚为什么,工作时出差也去过不少地方,深圳、武汉、长沙、上海、南京、西安、海口等等,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说去了就不想再回来,比如:深圳,可是,我却是极不喜欢深圳的。完全没有理由,只要我一回到广州,即使是每天依然和以前一样,挤地铁上下班,偶尔会遇到争吵的人,也会心情烦躁,也会害怕一个人的孤独和寂寞,可是,我依然最喜欢这里,最想念这里。偶有出差去外地,几天下来即使身心俱疲,可只要一回到广州,我的嘴角就会不自觉的上扬,心情就会瞬间美丽起来。
这一次,我毫不怀疑,这里就是我想要一直生活下去的地方。也许,我会一直一个人,在这里夜以继日的为梦想奋斗,偶尔相邀三五好友,说故事、品人生,直到老去;也许,我会遇到一个满身书卷气的男子,谈一场平淡却美好的恋爱,最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许,我们会有一个可爱的宝宝,他/她可能也顽皮、淘气,不停的制造麻烦,但最终会平安的长大成人,过着平凡却满足的生活……
日子宁静如水,记忆清晰如昨,我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我在这里度过的无数个日夜,我一个人走过的那些路,留下的那些印记,无论多少年后,相信我都不会忘记,曾经有一个心有执念的女子,在这里,一点一点的展开了她人生的那一幅迷人画卷。
2017-2-10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读后感_3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