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论自由》读后感_1100字

《论自由》读后感1100字

本来不想说翻译这个事情,英文底子弱,原版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个七七八八,没什么资格讲这个事情。
但这两天反复看严复译本《群己权界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可以说相较穆勒原著,我甚至更为看重严复的这个译本,借这地方表达一下我的敬意吧
读过的版本
通读:本版(谢祖钧译),许宝骙译本(最早读的版本),《群己权界论》严复译本(跪着读了两遍)
选读:孟凡礼译本,顾肃译本
本版自不是最好的,也说不上最差,但确实有点鸡肋。翻译时译本语序没有进行很好的调整,尤其是前半段,译者对标点符号的吝啬也造成了各种复合式长句的佶屈聱牙。后半部好些,读起来通顺些许。
作为译者,严复先生提倡的信雅达早已成为翻译的一个标杆,后人试图提出种种新的标准,但都不尽如人意。
我同时读了本版(谢译)与严译,严复的字字珠玑让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的用词极其考究,如“自繇”的繇字,通“由”亦通“徭”,“徭役并起,农桑失业(《韩非子》)。他的“自繇”包含了自由与约束的双重含义。再如书名《群己权界论》,再如特操异撰(个性/个人自发性)
严复预设读者是清末的士大夫,目的是西学东引,他采取的先秦风格文体,取词于传统儒道文典,也是为了士绅更好的理解这个在东方并不盛行的讨论话题。
抛开译文,严复对原著的理解在我看来也是这些译者中最为深刻到位的,只是很遗憾文体限制增加了阅读成本,在现今看来不合时宜。
评论区大多推崇孟译,很惭愧目前还没有完全通读下来,但这个版本确实是我看到最好的。
可以说是对严译的致敬版,遣词造句中隐约可见影响,但他的致敬不止于文字,而是秉承了严复的精神,翻译一个最适合当今读者的版本。
在豆瓣得见译者孟凡礼本人对其翻译理念的阐述,原文以及诸多译本的列举、分析、对比、纠错,与都有的讨论,足见其谦虚谨慎的致学态度及做学问反复推敲中的诚心诚意。
许译本是首个白话文译本,发行度广,但近年来也算得上“臭名昭著”,批评者众多。脱离历史背景的评价有失公允,但语言生硬程度,刻薄地说,几乎不比某些软件的翻译好多少。它是几乎不考虑中英文语序差异的一一直译,且明显看来译者对英文固定搭配和西方典故称不上熟悉,多有错漏。
顾肃的翻译和许译大抵一个路子,就像此二者言必称“密尔”而非“穆勒”,他们对忠于原著的执念让我觉得有种隐隐在抵制严复影响的想法在里头。
顾译本大概翻看了三成左右,就目前所见,对用词和语句的处理也是很到位的。
这些仅仅是我的粗浅比较,如果各译本有兴趣,还请移步豆瓣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3401882/&dt_dapp=1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论自由》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