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文集1》读后感1100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这样乐观诗句的大诗人陆游,他的一生却不那么乐观,而是饱经风霜与蹉跎。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挤而仕途不畅。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却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而后入蜀,在军旅前线一番磨炼,诗风大变。零零散散地做了些官,最后回到故里,终老山阴。
他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是浮沉的一生,是郁郁的一生。晚年有一篇词写道:“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我因而化用他的《临安春雨初霁》为他写道: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为甚寻愁遍天涯?
这样的诗味,是悲愤后的绝望,绝望后的平静,平静后的淡然,淡然后的乐观。这种乐观,由苏轼而来,一脉相承。苏轼被贬岭南,还写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笑对生活。但他和苏轼又是不一样的;苏轼躬逢盛世,而他幼遭乱离,当是时也,金人虎视眈眈,南宋却苟且偷安,他不满,他愤怒,他诗人的天性迫使他站出来,为国发声!所以他的诗里,少了一份苏轼的从容,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热忱与情怀。这让他无比纠结、无比矛盾;他永远被朝中的懦夫们所排挤,也永远施展不开自己的拳脚。
直到花甲之年,他才有机会出知一州。他本以为终于可以得到重任,却不想孝宗皇帝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宋史·陆游传》)原来却是让他去养老写诗,打发他走罢了。如果说北宋的柳永是“奉旨填词”,那么他真是称得上“奉旨写诗”了,好一个“赋咏自适”!所以他满怀心酸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一直以诸葛亮为人生目标,没想到他永远也做不成诸葛亮。这其实是比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更高一等的悲壮:孔明尚有北伐之机,可以酬胸中之志;陆游满腔热血,壮志却永远只能放在心头。
“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这样的诗句,令人泪下。然而,诗家之不幸,读者之大幸。屈原放逐,乃有离骚;杜甫流离,方成诗圣;后主囚禁,词篇传世;苏轼贬谪,尊为坡仙。他们都不以诗歌为本事,他们有着当世的更高的追求,然后历史铭记他们的,却是他们的诗歌。他们的诗歌,超乎百代,永远绽放着人性的光辉,而他们所在意的时事,早已如过眼烟云,不值人哂。
木心对尼采说:“从哲学中跳出来吧,你这个努力思考的艺术家!”而我要对陆游说:“从政治中跳出来吧,你这个铁马秋风的诗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陆游文集1》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