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是央视资深新闻人白岩松继《幸福了吗》《痛并快乐着》之后的全新作品,一部言语中的心灵之路。通过近年来于各个场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以平等自由的态度,分享其世界观和价值观。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涵盖时政、教育、改革、音乐、阅读、人生等多个领域,温暖发声,理性执言。
「白说」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1)篇
白说--书评白说是近期看的一本心灵对话类图书,全篇第一部分讲了个人对待幸福求之不得的状态(幸福就是踮脚可以够到的目标),以及对待困苦挫折百折不挠的态度(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以自我经历或感悟对追求幸福或深陷困苦中的人进行了点播。第二部分讲的内容很多,有学生要以学习去更新自我认知,医生有治愈、帮助、抚慰病人三个阶层,中国需要软实力(希腊文化,信仰,文化是民族的脊梁,这些内心深处的超越物质的期待,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就是这座城市的方向),国人需要信仰(志愿服务使自己价值得到自我实现)等等。on conclusion,他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analyse当下年轻人和社会,站在一个经历过了解过很多人事的角度,敏锐的对当下年轻人和社会状态做了judgement,他替整个和年轻人做了self-examination。全书对我触动最深的有三点一、在讲个人追求方面他提到1、“男人因为看着远方,才能吸引近旁的女人。如果你只看近旁的女人,女人就会看向远方。”(可能经历过才会更清楚);2、书里写道“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对正身处价值重塑的我很有鼓舞,反思了很多自己之前的问题)二、在讲学习方面1、书中所言,书读多了,总会信点什么,“我对我的学生会格外强调,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最近想到当我们停止了阅读和学习,也就停止了进步,在自己固有的价值观里来判断这个世界的是非,难免会有固化,通过读书更容易引发自我思考,受别人或者书的启发,去接受了解自己原本认知以外的东西,读书越多的人自我对话越多,想必也会更加厚重,更加能理解世事和人为,而不是对自己不了解不认可的事物,一味排斥……三、在讲古典音乐方面1、“人在年轻的时候,对自我的激励和集体的呐喊都格外敏感,因此很容易被那些歌词触动。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你不再会被标语口号牵引着走,不再容易被文字激起波澜。你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厚,内心感受也更加复杂,反而是无词的音乐,更能击中你百转千回的冲动和欲望、思索与感慨。”无言的乐调更能引发我们进行自我对话和思考,是自己慎独的最好良药。
「白说」读后感 心得体会 第(2)篇
记 《你幸福了吗》中的一句话:一个习惯于遗忘的民族是不会有希望的。
自‘萨德’事件发生后,愈发感受到的是自己一直生活在和平时代,而我国之所以和平,并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爱好和平,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有较好的武力可以战斗,但我们选择和平。
很多国家的人不屑我们,说我们是是虚伪的,自私的,无用的。
历史是什么,是上学时期必须要通过的课程,毕业了还有多少人记得?这或许就是我们生在和平年代而产生的惰性,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看到过被侵略过后满地的荒芜以及失去所有后一双双无助的眼睛。所以我们总是说: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向前看。若我们记不住曾经,又何来吃一堑长一智的说法?又多少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是说你就愿意在同一个地方同一块石头上绊倒无数次?
少年强则国强,现如今怕是不会有人的觉悟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了。但我还是衷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不要让任何人看轻自己,只有我们强大了,国家才能真正的强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说」读后感 心得体会(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