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00字
蕾切尔.卡森小姐的《寂静的春天》写于上世纪的中页,距今七十年之遥了。如果一个人有了七十年的寿命,已是高寿了。但,七十年前卡森小姐关于环保的责任意识,即使在今天的天国,在这个自命物质高度发展,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的唯利是图的社会,已然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如此耀眼。并且是一颗孤独的星。她如一个初始的生命体,开始被政府和民众认识,逐步接受。不敢妄议党和政府的环保政策的制定和依法执行的结果。以草民观察而言,我们的环保意识什么时间开始凸现?什么时间暴发的那么迫切?这种责任意识是在什么大前提的国际环境下才得以孕育?从主观而言是主动实践还是消极应对?这种责任意识是局部表层的拥有还是全面深层的缺失?当要合上这本书时,这种扪心自问的忧虑感更加焦灼。当我们在利用各种舆论声讨转基因食品时,它还要假以时日才能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却被人们时不待我的迫切心境所取代。当民众们激情振臂追讨转基因食品时,我们的水果园中、棉花地里、充以主食的米面条田上正被无节制的施用“草甘磷”等化学除草剂,并且被同时配套的以十天或二十天为周期的各类化学杀虫剂浸泡着。在超市,当你择选着一堆鲜艳的水果时,它或许是喷洒了着色剂,还周期地喷洒了化学杀虫剂;当你择选着果大周圆的水果时,它或许是喷洒了膨大剂或果型调整剂(果农称之谓母果剂),增施了化肥。瓜果如此,蔬菜亦然。只要市场有需求,商人就会不择手段的予以满足。舆论能化将来于当前,当然亦能化有形于隐形。我们眼见的是大气的雾霾和工业排污的污染,即便这种有形的污染,也是被美国使馆的PM2.5率先强行预报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方因北京雾霾遇抵制,才猛然唤醒政府和民众环保意识,并且从此显得如此迫切。卡森小姐七十年前,用已身患绝症虚弱的身体,向世界正面临大规模遭受化学除草剂和化学灭虫剂毒害而呐喊。在残害了许多无辜的动植物生命之后,美国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部,开始了漫长的先污染再治理的愚蠢之路。前车之鉴为什么没有被执政者借鉴呢?非要重复先发展再治理之路。有些污染的治理是漫长甚至是不可逆的。其实,有很多无形的如声、光、辐射等等污染,它同样正时刻地侵蚀着我们的环境,毒害着我们的身心,只是没有担当之人提起或伪装成蓝天白云罢了。一屋不扫何以治天下,环保不治民族何以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_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