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读后感900字
小时候,夏天的夜晚,我们会准时守候在14寸的黑白电视机前,等着屏幕里的夜空中一只孔明灯出现,再配一段像是鬼声一样的音乐前奏,渗杂着紧张、激动、害怕、喜悦等复杂的心情就开始观看一个接着一个离奇狐仙鬼怪故事。
很多故事现在都已经淡忘了,但仍记得,电视里的那些狐狸精们大多是美丽善良无害的,且热爱着做为主角的书生。反而世人中却有些容纳不下她们。然后有些正义战胜邪恶,有些留下遗憾。
现在读了聊斋全文,才发现,原来当年电视里拍的只是节选出部分适合观众看的,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能与当今的世俗不符,都没有采用或者改编了。
比如,有些故事是男人在有了老婆后,在外面和妖精有了感情,结果家里的老婆一出场就是早逝,好迎外面的人进门;有些故事是大老婆欢迎老公纳妾并相处融洽;还有些故事男主就是一个做恶多端的人;还有大量宣传愚孝与考功名的思想。也难怪我以为看过“聊斋”,结果一读发现这么多故事都是第一次见呢。
虽然以鬼怪来说事,但体现的却是人性,很多人当时的所想所做,换成今天也是一样的。比如:有些女人希望通过嫁人来改变命运得到幸福、人们对女人的出轨与和男人出轨的态度差异之大、男人有了老婆后还想要有艳遇等等。
有些故事结束后作者会做一番点评,从点评中可以看出,蒲老是只写下故事,但不会去乱动故事结构的,比如有的人所做所为他不理解,也只说自己的不理解,并没有改成他理解的行为。有时作者的点评很独到,如对借酒发疯的评论;有的则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对“女人不守贞”的批评,我们也应该理解他处于当时社会的认知局限。
通过聊斋,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世道人情,里面有我所欣赏的真诚守信、直率敢为的人,还有我厌恶的落井下石、虚伪狡诈的人,这些人如今还“健在”,只不过换了身份、背景和姓名,也许你所遇见的人,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
而美丽的年轻女人,被人当作是仙女或妖精也是常有的事,只是现实中她们的“魔法”总有消失的一天,她们的姣好容颜也会随着年华老去逐渐不再。只希望每一位初追求自己爱人的书生们,无论在一起多久后,依然将老婆当仙女那样宠爱,而不要将她变为“糟糠之老婆”后,又去继续寻找新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话聊斋》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