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后感_1600字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后感1600字

一个半小时看完了,还是说两句吧,毕竟我看哭了好几次。
书是时间正叙,顺序上跟随三毛的人生阶段。本书较生动地反映了三毛的性格,作者有用故事叙事,介绍了三毛特殊性格的来由。当然,重点讲述了奇女子三毛的不平凡的数段爱情。作者每章每节都引用到三毛的作品,用三毛的故事和三毛书中的原文作为她价值观的支撑,没有什么特别过的地方。
这本书整体感觉一般,但因写的是三毛,我还是会被带进节奏,被共鸣。比如哑巴士兵的那节,比如荷西逝世的那节。我也在想,看过三毛的作品的人看这本传记,能跟上节奏,可又会觉得此书的彩蛋,野史太少,不够猎奇,不够新鲜。而没有看过三毛作品的人来说,内容不够清晰,“引经据典”过于晦涩,抒情太多。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看了这本书去看三毛的作品。可能这本书可能定位不够清楚,写作上不像是一些伟人政客传记那般有采访旁人,有史料。另外,这本传记时代感不强,对于时代几乎没提,其实那个时代还是值得提提的。
这本书还有点过于文艺。诗词歌赋的一直没停,每章都要念几句诗抒几句情,有点酸,感觉一次性回顾了 那些年 我们摘抄过的小情诗的感觉。(印象深刻一句,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忽然让我想起了韩剧的片名:拥抱太阳的月亮。。)所以呀,越加显得三毛平实有趣,但娓娓道来的文风难能可贵,表白三毛。
三毛所有作品中有一本比较特殊,《滚滚红尘》,是一剧本。滚滚红尘这名字很美,它原指长安城马来马往,路上扬起了红色的尘壤,意指繁华。到了现在,红尘这词渐带感伤之意,有一种凄凉,好像仙女也将染上尘埃的无奈。当年,这部电影,男主女主导演音乐各种都获奖了,唯独编剧没获奖。可怜的三毛,在人群中,在庆功宴里,该得多怅然若失呀。
滚滚红尘被拍成了电影,林青霞主演,张曼玉女配。剧本的故事取自张爱玲的人生,作家与汉奸的爱情故事。可电影中女主不爱钱,善良,搞怪等细节处处是三毛自己。罗大佑演唱的电影主题曲滚滚红尘很好听,电影里爱吃花生的张曼玉特别的可爱,痴心的赵老板让人心疼,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看哦。再次表白三毛。
以前看三毛的照片,觉得没有很明艳动人,疑惑她怎么那么多轰轰烈烈的邂逅。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她的难美能可贵,她的美别具一格。她的美,不矫揉造作,不迎合别人而成为绿茶。她的照片里,没有眉毛,但是脸颊分外耐看,不施粉墨,但是眼睛特有光泽。博学多才但是会善意倾听的三毛,擅长画画审美衣着前卫配色美丽的三毛,腹有诗书又桀骜不驯的三毛,或许真的是很耀眼,如她书中那般绝代芳华。还有席慕容,她们的美,美的可爱。
最近在看一系列纪录片:她们在岛上写作。愈发对台湾岛有种喜爱了。就像三毛爱达芬奇而爱上西班牙,我爱三毛爱上台湾。想去台湾,想去台东吃一碗胡德夫家的牛肉面,面朝大海,听着太平洋的风。想去席慕容在郊区租过的乡居,去看荷花看彩虹。虽也说不上代表三毛的地方在哪里,可能是,整个台湾吧。
不知道是性格使然爱上她还是爱上她后使性格然。当年看完逃学记后,我进行过一次失败的逃学模仿。盛夏,某晚,闷热,做物理电磁场崩溃了,学懵,卒。就遥想当年,三毛辍学了,在家看书好生快活。因为是寄宿高中有门禁,我在校门口附近,不敢出校门。心里练习了千百次该怎样在,汽车路过,电子门打开,我,偷偷摸摸又若无其事,路人般走出去。
厚积薄发啊,中国十几年的***教育还是起作用了,任车来车去,门开门关,那晚我并没有一丁点的勇气去实践一次。直到班主任在操场上找到了我。于是乎,我理想中的:到西山上凉亭里坐一晚看日出,变成了现实中的:被我爸用警车接回了家睡一晚第二天接着回学校上课。别问为啥是警车,我爸那晚刚好在值班。。。日子就那样继续了,我的也脑子继续被洗着,所以呀,我也没成为四毛啊五毛啊或一块。
但我会努力的!哈哈。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