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800字
作者凯茜本人并非土生土长的贝鲁特人,她以一个急于摆脱原生家庭的美国女人的身份相爱相知嫁给了她的丈夫米歇尔,又以一个外来公民的角色参与到了这段血淋淋的战争故事当中去,她和她的家庭最终活了下来,带着满身伤痛。
凯茜接受适应并热爱这个她所处的黎巴嫩社会,在她的描述里,我惊讶这个陌生的城市好像并不比现在的欧美城市差,普通人在这里的生活看起来都安逸美好,当然,这样的生活只存在战争开始前。所有的战争并非没有前兆,但在民众眼里都是突如其来的开始了,一步一步打断你所有的生活步调,我看到凯茜同住一栋楼的邻居横尸街头,昨天还在和凯茜聊天总是打扮美好的女士额头多了一个弹孔衣不蔽体倒在了水果店外,我听着米歇尔那新来的实习生调笑当兵时怎么逼迫无辜的平民自己给自己挖墓穴,熟悉的亲朋死在了枪弹里,人大概都是无法平静的。然而生活还是要继续,活着的人为了活着,总要变得麻木去适应颠沛流离。
看到书的中后段,我才反应过来,这是一个当时的中产阶级家庭,米歇尔的父亲是个温和富庶商人,米歇尔本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良好的交际圈子,认识或多或少的中层权利领导,这个基础保证了他们一家在后来的战争中胆战心惊的再三脱险。在避难的过程中,佩服凯茜永远有女性独特发现美的眼睛,大自然好像不谙世事的孩子,风景永远独好,安慰像凯茜这样至少不用在战争期间为如何买来柴米油盐的家庭带来一丝快乐。
每每打开这本书我觉得自己仿佛是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钉在笼子上的门,打开门走进去找一个角落,透过笼子的缝隙看着这一家人的过去,火热的炸弹擦着空气落在门外,知道凯茜米歇尔和他们的孩子会安全的活下去,又看着多少无辜的平民死在了门外,无声的哭泣,我开不了门,因为我只是个后来人旁观者。
动荡的年代尊重生命是奢侈,然而每个生命都宝贵,只是每场战争都无情。
(看完感慨很多,写完又感觉是在胡言乱语,词不达意,总之,我的愿望的是世界和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不允许自己难过太久》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