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巨债:经济奇迹的根源与未来》读后感_1100字

《中国巨债:经济奇迹的根源与未来》读后感1100字

#读书 《中国巨债》 刘海影著。这本书从历史、政治、经济制度等角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发展中所积累的债务隐患,指出了未来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是企业债务的结论。

全书先是从时间的维度进行了中西方经济发展的对比,作者认为中国近代相对于西方的落后并非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而欧洲的近代崛起早在中世纪时就已经埋下了从制度到经济结构的系统性基础。随后作者用韩国、日本、巴西三国的经济发展过程,说明国家经济腾飞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指出中国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经济有腾飞大致有三个过程,分别为改革创造制度基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加杠杆。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制度改革的序幕,加入世贸组织启动了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而目前正处于加杠杆的阶段,能否成功度过这一阶段则需要看中国是否能保持较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同时确保不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进而引发经济的巨大滑坡,而这些债务的核心风险则是部分生产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僵尸企业、产能过剩企业过高的杠杆率,这些相当于有政府隐性担保的负债,可能对未来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巨大的威胁。

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叙述了货币、债务与危机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与传统主流观点相左的意见。例如货源的起源,传统观点认为货币的起源是为了解决以物易物的问题,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职能。而作者认为倾向起源于债务关系,是一种支付承诺工具。再比如,传统观点认为中央银行有最后贷款人、稳定物价、保持充分就业的功能,而作者认为中央银行的功能是是充当最后贷款人、管理经济体流动性、以及监管金融机构,防止金融危机。等等这些观点,可以有助于读者理解货币、债务与危机的关系。

作者最后对重庆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特别分析,他认为重庆模式过分依赖投资推动,一旦债务平台信贷被收紧,重庆的经济将大幅滑落。在去年以来的金融严监管,去杠杆等一系统经济政策的影响下,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果然应验了作者的预测,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最后引用作者的描述中国经济奇迹链条的原话,“地方政府对投资的热衷,与国企的软财务约束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信贷扩张的兜底机制。插上信贷翅膀的投资大幅扩张,其中的许多并非有效投资,大量的无效投资不仅得到融资支持而成行,也因为继续得到融资支持而令过剩产能拒绝退出。整个投融资体系没有能力识别有效投资与无效资产,过剩产能与债务比例联袂上行,导致资本回报率不断坠落。债务能否得到清偿不是取决于债务与储蓄数量之间的比较,而是取决于债务支撑的资产能否获得合格的投资回报。”

总体来说这本书写得比较精彩,值得一读,唯一一点“缺点”是书中部分篇章有一些学术理论描述,可能可读性不太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巨债:经济奇迹的根源与未来》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