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1700字
>> 克里斯托弗·莫利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只有一种成功——能以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你的一生。”
>> 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麦田守望者》
>> 黄继新 认为创业最重要的四个前提是:
1.思考力
2.行动力
3.心气
4.时机
思考力:这事儿你要想得明白,想得比任何人都深入和透彻。
行动力:光说不练是假把式。你得设法把想法变成原型,把原型变成产品。你得设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一起拼命。你得设法弄来用户用你的产品,给你反馈。你得设法改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
心气:不能瞻前顾后,不能怕这怕那,不能服软,不能认输,不能拖泥带水。
时机:得要时机合适。市场没起来,你就会从先驱变成先烈。势头过去了,你就会从参与变成参观。
>> 凡是标准平台性的、需要大量第三方接纳的,或需要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才能成功的,或整个链条的大部分环节在控制之外的,最好都不要做。
>> 一个类别的新机会,时间窗口往往是有限的,从一个领域新开始到领域里出现成熟公司或大公司进入,导致不再适合创业,往往就一年多的时间。
>> 梁公军 眼中好的互联网创业者应该:
拥有开阔视野、见多识广,知道市场什么状况、行业缺什么;懂得边界,聚焦一点,定位精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务实,眼前事立断立行,长远计日拱一卒;跌倒了,爬起来,自我修复、自我升级,重装上阵。自己要有包容力、引导力;成员间坦诚、简单、少内耗、自管理,分担责任、共享成果。
>> 创业不是引“无源之水”,栽“无本之木”。
◆ 第2章 选择方向
>> 哪里用户需求最多?“抱怨”里。如果你想要找用户需求,那就到“抱怨”声扎堆的地方。如果你想验证用户需求是否存在,那就在“抱怨”里游上一个来回。你要找到产品抱怨声最强的“深水区”,到那里去,虽然“危险”,但是最是有效。不要到“浅水”里去,“大鱼”往往不会到那里。
>> 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竞争之中,从一开始要跑过几亿个精子追到卵子,到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习惯了如何在高压中脱颖而出。
>> 汪华认为一定要找到一个足够大、快速增长、相对处于早期的大方向,太小太窄,太早太晚的都不合适。
找个你真正熟悉了解信任的人搭伙建团队。
>> 有没有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产品核心需求和核心功能。
如果这两点不能用两句话说清楚,就不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 over fancy(独特过头)
>> 所谓灰色行业,是游走在这些规则、政策边缘的行业:
1.法律规定不明确(这里指广义上的法律,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不明确有几种情况:(1)有说可以做什么,但没说不能做什么;(2)有说不能做的原则,但是没有不能做的具体行为;(3)有说不能做,但界线不清晰。
——
>> 在数次创业中,王兴还总结出了“四纵三横论”。
就“四纵三横论”来说,“四纵”是指,互联网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即获取信息、沟通互动、娱乐和商务;“三横”是指搜索、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方向。
◆ 第6章 早期的团队构建
>> 我以前创业的时候,每次开会做决定后我都会对新员工说:我做的决定,能理解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坚持执行;不能理解的要在坚持执行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 第11章 团队初次扩容
>> 天光 觉得带领团队,基本上就是两种模式,李广式和霍去病式,两人都是汉武年间有名的大将。
李广带兵,同吃同住,平时体恤下属,战时身先士卒,自己本身勇武过人,和士兵打成一片,有很强的感情纽带,这样的团队,凝聚力是最强的。
霍去病带兵,自己有随军御厨专门服务,平时鲜衣怒马,高高在上,拥有绝对权威,然奖罚分明,令行禁止,底下兵待遇优厚(地位、饷银),容纳了不少能人异士,依靠律条管束、糅合、激励军队。这样的团队,执行力是最强的。
两种模式都是好模式,理论上也有融合的可能。
>> 所谓“明确”的意思是:不允许两个人交叉负责,也不允许集体领导,不允许有模糊的领域。出了问题,大家都清楚谁应该出来承担责任。取得了成绩,谁的功劳也很清楚。
>> 人的本性无法掩饰,做好真实的自己,比虚假地装扮出来的要强。假的终归是假的,迟早会被看出来。信誉本身是财富,积累下来用处很多,没有什么比让团队的人信任你更重要的了。当然如果你滥用信誉,衰减起来会更快。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读后感_1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