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_1400字

《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1400字

这本书由很多医生口述的短篇组成,主要是讲那些病人临终时的故事。

总的来说,轻松好读,有一些沉重的课题,可以引发深层次的思考,但阅读体验不是很好。

一、这些临终病人令我思考的地方

文中有很多不同的病人,共同的特点都是得了大病+明明已经知道必死的结局,只是早晚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地方值得思考。

第一,无法治愈,迟早要死,继续治疗还是放弃治疗?

书上有的例子,是病人家属已经明知道根本不可能完全治愈了,继续治疗只是占用床位、让病人全身插满管子,虽然活得能稍微更久一点,但是死得更痛苦,只是为了满足他们心中所谓的孝道。因为他们认为,不管多麻烦,不管能不能治好,不管病人自己是否愿意、是否痛苦,不放弃治疗才是真正的孝道。

也有的例子中,病人以及病人家属对于这个既定事实都接受得很好,他们选择放弃治疗,用最后的一段没有痛苦也不用躺在医院行动自如的时间去完成最后的梦想、去安顿要继续坚强活下去的人、去感谢曾经努力治疗过他们的医生护士。

第二个问题,这些得知自己治不好了、病情逐渐恶化的病人以及其亲人对待生活,对待后事的态度。

对待生活的态度,大家都能想到,就是有的人看到自己快要死了就控制不好情绪,而有的人却能积极乐观控制好情绪这种话鸡汤文上面都有,我就不概括了。

对待后事的态度里,我get到了很多,其中一个男孩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当他父亲死亡,医生按照惯例问他是否解剖时。他问医生父亲的病是否罕见,如果解剖能否为该病日后的治疗做出贡献。如果能,就解剖,如果否,请给他父亲留个全尸。

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接受的东西比原来开明了许多,人们不再像古代那样对留全尸有那么大的执念,也有很多人愿意捐赠遗体。但毕竟当感情特别深的亲活生生的亲人有一天突然就那么没有了,害怕抵触的情绪也是正常的吧。我想那时,当他父亲的尸体摆在他面前,医生问要不要解剖时,他还是害怕的,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问出了是否有益于以后得此病的人,他的角度,令我感到很佩服,也让我本来就有的捐赠遗体的想法更根深蒂固了一些。

这是一个刚刚经历亲人离去的悲痛,但是还是能收拾情绪,为他人着想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终点,还记得感恩,还坚决不给别人多添麻烦的例子。那些目前还很健康但不懂得感恩、老是觉得麻烦别人理所当然、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转的人,如果这方面的感知能力没有缺失,肯定会自行惭秽的那种。

二、阅读体验不好的地方

明明就是医生真实经历口述,不懂这本书前半部分为什么要整那些琼瑶体,对风景的描写极其矫情。我不信每个医生办公室窗外的风景都那么美,我也不信每个医生与病人之间都有堪比韩剧的复杂台词和情节,就算真的那么美那么复杂,我也不信受访医生大多数都超过四十岁了,还能有那么好的文笔。

而且评论里也是清一色买账,一个个都看哭了,一个个都被书里那些明显就是用来渲染情绪的风景啊对话啊心理活动啊感动得不行,我很讨厌这种没营养光矫情的渲染情绪类型的鸡汤,所以这方面阅读体验很不好。我只能说,我是靠这本书的真实事例能带给我前文(第一部分)的那些思考我才看完的,否则,这么矫情的文笔,我都看不下去。


2星,给这些真实的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感动,扣掉3星,因为我本人极其不喜欢没有营养,只有矫情,只会渲染情绪的描写。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死亡如此多情》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