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读后感_1100字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读后感1100字

五星推荐!埃德蒙·费尔普斯教授,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新华都商学院院长。这本书的价值有二,一是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国家,这都是一本聚焦美好生活而言之有物、具有指导意义的好书;二是其清晰地指出了现代社会促进创新的环境和路径。

“人生的兴盛来自新体验: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以及从中激发出来并分享给他人的新创意。与之类似,国家层面的繁荣(大众的兴盛)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它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由于错误的理解或其他目标的干扰,这种创新活力可能被制度约束或削弱,而单靠制度是不能创造活力的。”

书的开篇从黑暗停滞的中世纪到欧美19世纪20年代的飞跃切入,短短几十年的积累超越了过去几百年。抽丝剥茧繁荣进程的背后就是激发创新的社会变革,现代经济体的出现,具有高度活力,充满创新的意愿、能力和抱负的现代经济体。“现代经济体是西方现代社会在19世纪早期崛起的核心。现代经济表现出的空前活力也映射在社会的其他领域。因为活力以多重方式展现出来,所以现代经济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标准,还影响到生活的本质特征”。

现代经济体通过人才和思想参与商业创新活动产生经济知识。其独有的特征就是创意,主要从事以创新为目标的活动。“大多数参与者都会把部分时间用于思考:有没有新创意可以改进目前的工作,把事情做得更好,或者找到更好的项目”。很多职业中,工作体验从传统经济中常见的重复、枯燥升级为现代经济中的改变、挑战和原创性。与现代经济体一同建立的还有全新的现代经济和生活方式,它对消费、休闲和寿命延长产生巨大影响。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与现代经济也相生相促。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间歇期开始蔓延的社团主义要求扩大政府权力,形成由国家引导的经济发展。以秩序取代无序,以团结精神取代个人主义,以社会责任取代反社会行为。最近几十年来,一种新型的社团主义又发展起来。政府不再是选择方向的向导,而更像是在扮演驾驶员的角色,由乘客付钱,把乘客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西方经济逐渐出现衰败,创新能力不断衰减。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放弃了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和经济文化,对社团主义和新社团主义等侵蚀现代经济和政治制度的趋势没有削弱。要使美国等西方经济重振雄风,唯有再度拥抱现代价值观和现代经济文化,压缩社团主义对于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就制度和文化进行改造,恢复经济活力;改革私营部门、共同基金,恢复草根阶层的创新活力;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重新引入现代思想的主要观念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