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读后感_900字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读后感900字

最早知道梵高,是小学美术课上的向日葵。因为对画作没什么兴趣,也就没有关注过,只是知道有个叫梵高的画家,代表作是《向日葵》。
上到大二,因为一个熟人参加学校一个活动,说画的《星月夜》而关注了一下,然后莫名喜欢这幅画。后来又陆陆续续在不同情况下听到看到这幅画,感觉这画有魔力,浪漫又神秘。
从中学议论文片段中知道梵高自杀,进过精神病院,一直没有关注过,不在意,因为我对绘画简直是一窍不通,毫无兴趣。看到这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来了兴致,或许是因为书名?
这本书不知道是不是客观,但是看起来还算严谨,因为提到了高更回忆的时候感觉作者是严谨的。我是挺喜欢这书的,名人传记,感觉比较真实地叙述了梵高短暂又热烈的一生。
其实读到前一百多页,在他没有去煤矿中偏执下井的时候,我是很欣赏他的。毕竟良好的教育带给了他很强的文艺气息,才子总是让人喜欢的。从提奥提议让他回去,让他当画家,自己供养他的时候,我是由衷羡慕他有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弟弟的。
后来他在家中与母亲难以相处负起出走到对他生活的不修边幅跟性格暴躁还有难以在日夜相处中跟他最亲爱的弟弟和谐,他不能容忍别人对他的画作稍稍表达异议,我心里对他的天平失衡了,我一下子讨厌起这个家伙。我感觉他偏执狂傲,刚愎自用,难相处。直到他在车站跟提奥告别,真挚的感情才又一次让我看到了那个善良的梵高。
他善良,诚挚,想要回报弟弟的无私馈赠,想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想要能有能力自己生存,这些都不是很奢侈的,但是他没有得到。穷极一生,他终于没能在理想中绽放。他这一辈子,潦倒不得志,热烈执着地让人心疼。在我看来,去世后的盛名,根本难以慰藉他这短短三十多年的痛苦,他真的太孤独。
作者写最后一章的时候,提出了几个“艺术家”的通病,作者比我宽容得多,自叹弗如。这个星期同时在看另一本传记《别闹了,费曼先生》,这个物理学大师的日子要过的有意思的多,相形之下,梵高真的受了太多苦。在我眼中,文学艺术总是敏感细腻,理学科学总是干净简洁。在赋予个体生命跟天分的时候,上帝之手真的没有失衡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心向阳,无谓悲伤:梵高传》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